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中老年秋季养生,先养心:5件事自觉做好,呵护好你的心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5-05)秋季养生141

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劲急,气候干燥。人的生活和饮食也要适应气候的变化,以免秋气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秋养心是中老年人的关键。

热胀冷缩,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明显,夏季气温升高,许多心血管病人的血压也自然下降,于是去医院让医生减少用药量,甚至停药。

但是到了秋天,温度开始下降,此时心血管病患者的血管会遇冷收缩,甚至因此痉挛,血压开始回升,心衰、心肌缺血等疾病也随之出现,所以当来到这个季节,心内科医生一到就诊的病人就会明显上升。

中老年秋季养生,先养心:5件事自觉做好,呵护好你的心  秋季养生知识 第1张

学习下面5个方法,可以好好呵护你的“心”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既往的血压、血脂、血糖、脑血管、心脏血管、消化道的情况。

年度体格检查是最好的依据,切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对体检中发现的问题掉以轻心。

对于过去心脑血管病患者不但要按时服药,还要加强管理,及时复查各项指标。

有胸痛、胸骨后压痛、烧灼样、紧缩样、憋闷样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就医时务必打120,确保转运安全。

中老年秋季养生,先养心:5件事自觉做好,呵护好你的心  秋季养生知识 第2张

不盲目的“秋冻”

春捂秋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却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感冒或感冒,就很容易诱发疾病,甚至出现并发症。最好是随著温度的变化,增减衣物,如初秋时外出,白天出门时最好带大衣,以备不时之需。

遵守准时的生活

秋季气候波动,早秋由夏季湿热转为深秋,人体也随自然变化而逐渐收敛,所以注意精神调节是秋季养心的关键。平和养性以养性,清心醒脑养神。准时生活、保持充足睡眠、补充能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古语说:“睡,休也,为养生之要义”,人在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相对减弱,能量消耗减少,使身体得以恢复,才能以充足的精神面对每一天。

饮食有节切忌油腻

不能盲目贴秋膘,吃油腻食物,否则会导致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出现心脏病发作。秋季天气干燥,要注意补充水分,脱水也会导致血液粘稠,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几率。坚持低盐饮食,稳定血压,避免血压暴涨!

中老年秋季养生,先养心:5件事自觉做好,呵护好你的心  秋季养生知识 第3张

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心力衰竭为慢病,需长期随访,调整药物或治疗方案。过了秋后,最好到医院做个检查,检查血压,调整用药。特别是已经有头晕、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养心食谱三七大枣鲫鱼汤

材料:三七15克,大枣5枚,鲫鱼1条,陈皮5克

做法:首先,鲫鱼去鳞,去内脏,去鳃,洗净,切件;三七和陈皮分别洗净,大枣洗净,去核。锅底放入食用油,将鲫鱼煎至两面呈金黄色,然后加入适量水及料酒。将三七、陈皮、红枣和姜片放入锅中,大火煮沸,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盐调味。

作用:养心活血,用于冠心病心悸心前区隐痛者

中老年秋季养生,先养心:5件事自觉做好,呵护好你的心  秋季养生知识 第4张

龙眼肉粥

材料:龙眼肉15克,红枣3-5粒,粳米60克。

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龙眼肉、红枣去泥沙一起煮粥。

作用:适合因心悸、失眠、健忘、贫血、脾虚泄泻、体质虚劳、神经衰弱、自汗、盗汗等症状。

本品用量不宜过多,要求热服。风寒感冒、恶寒发热、舌苔厚腻的人不宜用。

#健康心脏的坚守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350.html

分享给朋友:

“中老年秋季养生,先养心:5件事自觉做好,呵护好你的心” 的相关文章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秋季气候多变要提防以下四种皮肤病。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天气候变化的时候,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别敞着前襟,以免寒气侵袭肚腹,引发腹痛。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病人在哮喘发...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