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立秋之后 祛除夏季湿邪正适宜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75
立秋过后,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可是,炎热的夏季虽走,但我们身体多多少少被湿邪入侵。不妨在立秋之后,利用一些食物的除湿特性,祛除夏季留在体内的湿邪。

立秋过后,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可是,炎热的夏季虽走,但我们身体多多少少被湿邪入侵。湿邪滞留体内,难免作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大便稀溏、不思饮食、皮肤湿疹等都可能是湿邪入侵的表现。不妨在立秋之后,利用一些食物的除湿特性,祛除夏季留在体内的湿邪。

利水祛湿类

有利水作用的常用食物有绿豆、赤小豆、冬瓜、黄瓜、西瓜等。

绿豆 除了利尿作用外,还可清热解毒。最简单的食用方法是熬制成绿豆汤,不要去皮,不要加糖,不要冰镇,温凉即可,每天连汤带豆随意食用1~2次。脾胃虚弱的适当减少食用量。

赤小豆 可消肿解毒,它的利水祛湿作用比绿豆强。可熬粥或做蒸制面食的馅料,口感很好。一般每周随意食用2~3次即可。

冬瓜 是消脂利尿的好东西,非常适合夏秋季食用。一般切块或片,做成清汤或冬瓜虾仁汤,不加盐或少加盐,以淡为宜,效果更好,可以很好祛除体内湿气,长期食用,效果更好。

黄瓜和西瓜 作为最简单易用的利湿果蔬,可随意生食。西瓜,糖尿病人不可多食。黄瓜性味寒凉,脾有虚寒者少食。

健脾祛湿类

有健脾功效的常用食物有薏米、山药、燕麦、红薯、小米等。

薏米 健脾益气,兼有化湿效果,是三伏期间应该常用的食物。用薏米和糙米熬制“二米粥”作主食食用,但经常便秘的人应减少食用次数。

山药 人类最早食用的植物,也是药食两用的植物。主要作用是补益健脾。山药吃法多达上百种,最简单易行的是山药汤或素炒山药。通过健脾,达到祛湿作用。也可以与其它清热祛湿食物混合制成美味的食物,如山药莲子粥等。

燕麦 祛湿排毒,润肠通便。做成粥,常食用,持之以恒,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特别是除湿效果。煮粥时,多熬些时间,更容消化吸收。

红薯 易得易贮,四季皆可寻。《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益气、健脾、强肾阴的功效。夏秋之日,可以日常食用红薯,达到通过健脾而利湿的效果。食用方法简便,可蒸食,也可切块与糙米共煮成红薯粥。糖尿病人少食即可。

小米 芝麻大点的小米粒,营养素含量可真丰富。以前北方女子产后最好的补品就是小米。小米不仅可以清热排毒,还可以润肠利尿,常常食用小米粥可以起到祛湿作用。

祛湿药草茶

一些淡苦芳香植物茶可以巩固祛湿效果。这些植物茶常见的有竹叶茶、干姜茶、荷叶茶、薄荷茶、白茅根、绿茶等。它们的消暑祛湿效果比较温和,适合大多数人饮用。一般来说,人们都不单用其中某一种植物泡茶,而是混泡,这样可以综合它们各自的特点,起到兼顾的效果。

竹叶茶 由竹叶、荷叶、白茅根等量,沸水浸泡而成。竹叶甘、淡寒,荷叶略微苦、咸,白茅根清热利尿,没有怪味,淡苦清爽,消暑利湿,还有祛痰止血等效果。注意,体虚有寒之人不宜常饮。

姜茶 由老姜、乌梅、绿茶叶组成,混合后以沸水浸泡,辅以少量红糖制成。此茶生津止渴,消暑利湿。伏天常饮,效果自生。

健脾袪湿饮食套餐

薏米红豆粥+清炒山药+凉拌苋菜

做法:红豆适量洗净,温水浸泡1小时,连水入锅烧开小火慢熬,至微烂,下薏米适量,继续熬至充分混合直至发黏,薏米红豆粥便制成了。

山药洗净去皮,切成二寸长半根小指粗的条,入清水漂一下捞出,沥干水分。红椒切丝备用,炒锅入清油,烧七分热后下红椒丝、山药条爆炒约3~5分钟,放入少许食盐、味精炒匀出锅即成。

苋菜半斤,去根摘洗净沥干,入沸油锅中炒二分钟,出锅入盘。放入蒜泥、精盐、味精、白糖、红油辣子、少许酱油和食醋,拌匀即可。

此一粥两菜,搭配精细,爽滑可口,除湿效果很好。

红薯米饭+虾仁冬瓜汤+凉拌西瓜皮

做法:红薯洗净去皮切小块,掺水适量,与糙米一起入锅蒸熟,即成红薯糙米饭。

虾仁适量清水泡片刻,去咸味,冬瓜去皮切小块备用。锅中置少量食用油,下冬瓜略炒半分钟,入清水煮沸,至冬瓜微烂,下虾仁入汤,半分钟后出锅即成。

西瓜皮去绿皮,切丝,用少许食盐略渍半分钟后装盘,入麻油、味精、食醋、蒜末、姜末拌匀。

此一饭一菜一汤搭配合理,入口清爽,伏天可以常食用。

燕麦山药粥+凉拌小黄瓜+豆沙包

做法:燕麦适量洗净,入清水锅中烧开后慢火熬煮,山药切小块,燕麦粥出锅前10分钟入锅同煮至软烂即成。

小黄瓜去皮,切丝,与醋、麻油、精盐、味精、蒜泥、油辣子少许同拌即成。

红豆适量,煮熟至水干豆烂,加白砂糖,即成红豆沙馅料。发酵的面团包入红豆沙上锅蒸熟,即为豆沙包。

此一粥一馍一菜,不仅可作午餐、晚餐之用,也可作为伏天早餐食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93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立秋之后 祛除夏季湿邪正适宜” 的相关文章

夏秋之交养生要十分注意“三重”

夏秋之交养生要十分注意“三重”

经过天气炎热的夏季,进入秋季之后,天气迅速由炎热转为干燥,人体也到了“夏秋之交”的分水岭。饮食及生活习惯,大家该怎样去调整,才能防止疾病的趁虚而入? 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特点。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就应该顺应不同的节气,调整自己,该宣发的时候宣发,该收敛的时候收敛,做到与天地相应...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病人在哮喘发...

秋季分为“三阶段” 养生保健随时变

秋季分为“三阶段” 养生保健随时变

秋季可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秋季气候多变,是一些疾病的高发季节,人们的情绪会不稳定,所以有“多事之秋”一说。秋季可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秋季哮喘多频发 日常预防有“六法”

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它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属于过敏性疾...

把防晒进行到底

处暑过后,外面的天气开始变得凉爽起来,不少人感到难熬的夏天终于结束了。然而,就在此时,人们常在不知不觉中疏忽大意,对日晒不再采取必要措施。但殊不知,即使气温下降,秋天的紫外线依旧强烈。 处暑过后,外面的天气开始变得凉爽起来,不少人感到难熬的夏天终于结束了。然而,就在此时,人们常在不知不觉中疏忽大...

秋日需提防七种病

处暑以后,气温下降了,我们的体质与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而这样就会让很多秋季高发的疾病有可乘之机。 处暑以后,气温下降了,我们的体质与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而这样就会让很多秋季高发的疾病有可乘之机。鉴于此,我们就应当认真做好秋季保健,同时也要对秋季高发的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 感冒 由于秋季气候忽热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