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04
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专家强调,秋季养生,重在“六宜”。

又到一年入秋时。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秋老虎”虽然还在发威,但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大家也应该着眼于秋季的养生安排了。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不管是天气、气温还是环境,不同的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养生方法及重点也是不一样的。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同时,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因此,专家强调,秋季养生,重在“六宜”。

饮食宜温补

经过了一个炎热的夏季,人们可能食凉性食物要多一些;而到了严寒的冬季,人们就对热性食物比较偏爱。因此,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秋季,大家应该注意多食温性食物,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秋宜温”。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温性食物有:西红柿、鸡蛋、红薯、南瓜、荔枝、冬瓜、茄子、牛肉、羊肉、鸡肝等。这时,对辛辣、油腻的食物要少吃,因为很容易伤胃;多吃些清淡的,多喝温水。

平时宜清补

想要预防秋燥、养好心肺,除了上述的饮食外,平时还应该辅之以滋阴润肺的一些蔬菜和水果,如:萝卜、百合、芝麻、大枣、苦瓜、莲藕(熟食)等。在水果方面,虽然苹果是比较普遍而且受大家欢迎的,但是秋季却不宜多食苹果,一天一个就差不多;秋梨虽然吃着比较凉,但是它具有润肺去燥及止咳的作用,是秋季比较好的水果选择。

锻炼宜多动

秋季宜多运动。通过运动,可以提高我们的心肺功能,所以秋天一定要勤劳些,多多运动。可以选择太极、瑜伽、慢跑等不剧烈的运动来锻炼身体;同时,由于秋天的空气是比较清新的,我们经常深呼吸,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心肺功能。但是大家也要注意,秋季晨露及水雾会比较重,早上尽量不要太早运动,出门的话最好带着口罩。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的方式来自我保健。健脾可以按摩足三里和阴陵泉;补肺气、润肺阴可以按摩肺俞、膻中、中脘、气海等穴位;去燥润肺护肺可以按摩鱼际、迎香、合谷等穴位;除燥去火要按摩太冲、内庭穴、合谷穴等。以上穴位每天坚持按摩几分钟,你就会感受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皮肤宜保湿

皮肤干燥,嘴唇干裂、掉皮等令很多人头疼。因此,应该更换适合秋季的护肤产品,而且不宜每天都洗澡,一个星期洗三四次就可以。除了日常皮肤护理保养之外,还应该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非常普及,这在方便人们阅读学习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健康上的隐患,因此,大家不要经常熬夜,长时间对着电脑和手机,要养成一个良好生活习惯。

情绪宜常乐

秋季的情绪养生也非常重要。秋季,落叶调零,秋风瑟瑟,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沉闷、比较凄凉,我们的心情很容易受到这方面的影响,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多加注意自己的情绪。只有心情好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好。大家可以多和朋友聚在一起互相传递正能量,多看些阳光的书籍或者电视、电影。也可以在有条件的时候,多去南方的一些景点和城市旅游,一方面疏解心中的郁闷之气,另一方面通过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而提振情绪。

起居宜保暖

秋季昼夜温差比较大,尤其是在北方,很多人不注意就会中风、感冒或者引发肠胃病,所以,我们在起居时一定要注意保暖;晚上睡觉的时候,要盖好被子(尤其腹部、脚部),以免着凉。在进行健身和剧烈运动后,更应注意保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88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的相关文章

悲秋并非“秋”全部 金秋之韵莫辜负

悲秋并非“秋”全部 金秋之韵莫辜负

悲秋是可以预防的,这是肯定的答案。晒太阳,是基本的方法,因为光照可以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的情绪增高。 自古以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悲秋”也是他们热衷表现的主题。“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在四句诗中用了五个低调的“秋”字,刻划了多愁善感林黛...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各种年龄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跟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等有关。 十一假期过后,秋色渐显,但早晚温差还是很明显。最近一段时间,到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明显增多。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内内科主任李燕提醒,入秋后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阿胶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可参考阿胶食谱进行饮食调养。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就是说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 秋收时节天气凉爽,很多人不再苦夏,脾胃似是大开,再加上“贴秋膘”的正当理由,往往堂而皇之地大补特补,一不小心就闹个秋燥。您可以仔细回想...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尤其患有以下慢性病者(特别是年老体弱病人),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高血压 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者,收缩压易受体位...

“贴秋膘”并非适合现代每个人 “秋燥肆虐”更应注重养阴

“贴秋膘”并非适合现代每个人 “秋燥肆虐”更应注重养阴

人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来。秋后的确该适当进补,但贴膘并非明智选择。 民间紊有“昼养阳,夜养阴”的说法,良好的睡眠可以保障心肺肝脾肾等脏器得到充分休养。人秋后的作息应逐步调整为“早睡早起”的状态。入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立秋过后,天气虽然炎热,但已是阳降阴生之季。年轻人对季节变化可能不敏感,但年老体虚的人则要注意早晚加减衣服。 阳历8月里包括两个节气:立秋和处暑。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从这天起,气温应该逐渐下降,但事实上,进入立秋后天气还是很热。不仅南方如此,就连北方地区也没有黄叶飘零的现象,只是昼夜温差加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