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后除湿去痛走罐更管用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681
秋燥、湿重再加上长期久坐,很容易产生感冒发烧、全身困倦、腰背酸痛等不适,而拔罐正能缓解这些症状,不过,更有效的拔罐不是我们常用的留罐,而是走罐。

秋燥、湿重再加上长期久坐,很容易产生感冒发烧、全身困倦、腰背酸痛等不适,而拔罐正能缓解这些症状,不过,更有效的拔罐不是我们常用的留罐,而是走罐。

除湿去痛治感冒都适合用走罐

平时拔罐,将罐吸附在应拔部位后停留一定时间的方法是留罐,而用罐吸附后,将罐上下反复拉动的方法则是走罐法。“湿气重,胃肠功能不好、全身沉重、大便溏泄、舌头胖等都是湿邪过重的表现,而走罐除湿的效果比较好。” 除了祛湿,走罐对颈肩痛、背痛、全身肌肉酸痛、发烧、感冒症状很重的患者,都非常适用。因为走罐综合了刮痧与留罐的优点,既能让黏连的组织松弛,使皮肤血管轻微出血,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对抗病毒细菌,又有吸附的作用,能清热、祛风、活血。

到诊疗室做走罐的,大多是感冒、腰背疼痛、湿气重以及后背、四肢怕冷的患者,尤其是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一族,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很容易因为气滞血瘀或受凉引起腰背部疼痛,通常一次走罐后会马上觉得轻松很多。

掌握诀窍在家就能轻松走罐

走罐其实并不难,只要家中备有拔罐器具,掌握一定的技巧,就能自行在家走罐。

挑瓶口大的罐:用瓶口大且光滑的罐更便于操作,通常选用中号罐,家里最好选择气罐,这样更为安全。

选皮肤合适的部位:无论是除湿、退烧或缓解腰背酸痛,走罐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膀胱经、督脉都位于背部,由于五脏六腑之气都汇集在膀胱经上,刺激它能预防、治疗病痛,而督脉主一身之阳气,通过走罐能振奋阳气,尤其适用于体质较差、亚健康的患者;此外,感冒后引起的全身酸痛,还可以在大腿的外侧和后侧进行走罐,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先擦润滑油:由于摩擦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走罐前可先在背部涂抹凡士林、菜油或香油润滑。

吸附罐:如果为实证、热证,罐的吸附力可以强一些,如果为虚证,罐最好拔得浅一些。

上下推拉:将罐吸附好后,从后背一边的膀胱经开始,从上往下来回推拉两三遍,在皮肤固定处停留时间为1~2秒,通常来回推拉一次只需5~10秒,以皮肤潮红、轻微发紫为度;然后向左或向右移动,继续上下推拉,整个背部循环3~5遍即可,一般整个走罐时间为3分钟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在走罐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漏气的现象,可以多擦一些润滑油,漏气后重新吸附即可,不影响效果;此外,走罐后不能马上洗澡,且一定要保暖,否则风邪侵入症状反而可能加重;而皮肤有破损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孕妇的腰骶部、腹部不能走罐,且心脏附近、大动脉、大血管周围都不能走罐,但后背和大腿没有大动脉,可以放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90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后除湿去痛走罐更管用” 的相关文章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人原意也许仅是描写宜人秋色,但却于无意中说出了秋日养生的道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人原意也许仅是描写宜人秋色,但却于无...

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过了中秋节,凉爽干燥的天气中渐渐透出些寒意,秋冻锻炼是有讲究的,头、脚不能冻。 “春捂秋冻”是人们所熟悉的养生谚语。过了中秋节,凉爽干燥的天气中渐渐透出些寒意。随着气温的降低,有的人认为“秋冻”可以增加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在天气变化的日子里,特意地不加衣服,不戴帽子,不换鞋袜。其实,秋冻锻...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中医针对燥邪犯肺的调养法则一方面要“润”,即补充津液、滋阴润肺;另一方面还要“宣”,即宣通气机,宣散邪气。 处暑一过,凉爽的秋风逐渐拉开了秋天的大幕,天气一改暑季的炎热潮湿,给人们送来了秋高气爽的感觉,而与此同时,另一种邪气——燥邪也应时而生,作为秋天的主气,随时可能侵犯人体。 燥邪是六淫之一,...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专家强调,秋季养生,重在“六宜”。 又到一年入秋时。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秋老虎”虽然还在发威,但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大家也应该着眼于秋季的养生安排了。 一年有四季...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入秋后,人们常会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这是秋季干燥的气候所致。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

花样频出的秋季咳嗽

秋天是咳嗽高发的季节,所以常有人问,秋天不冷不热、秋高气爽,为什么容易咳嗽? 秋天是咳嗽高发的季节,所以常有人问,秋天不冷不热、秋高气爽,为什么容易咳嗽?原因有三,其一,秋季“燥邪”当令,而肺“喜润而恶燥”,故秋季“燥邪”伤人最易伤肺。想一想,在秋季人们是不是常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痒的感觉,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