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入秋后,男女老少,都该养好肺!教你护肺4招,值得全家人收藏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5-05)秋季养生164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过了白露,秋天的气息也是越来越浓了。

《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秋季养生,关键在于养肺。

为啥要养肺?怎么养?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男女老少,都该养好肺

【1】

男人不养肺,易得癌

其他脏器都过着隐蔽的生活,但肺要和人体的外界相通,如果不注意保护,很容易就会暴露在危险的、污染的环境中。

肺最大的敌人,当数烟草。

入秋后,男女老少,都该养好肺!教你护肺4招,值得全家人收藏  秋季养生知识 第1张

据统计,约75%的肺癌都与吸烟有关。肺癌患者以男性居多,正是因为男性有抽烟习惯的人更多。

【2】

女人不养肺,老得快

说到肺,我们自然地就会想到呼吸。一呼一吸间,肺不断地为整个身体供给氧气。

如果肺功能不佳,全身上下各个器官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就会加速衰老、退化。

入秋后,男女老少,都该养好肺!教你护肺4招,值得全家人收藏  秋季养生知识 第2张

【3】

老人小孩不养肺,易生病

俗话说“人老肺先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之一,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伤害。所以,延年益寿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保护好肺。

对于老人、小孩这些抵抗力较弱的群体来说,在这个冷热交替的季节,如果不护好肺,就容易感冒咳嗽,甚至惹上肺炎。

所以,大家千万要把握好入秋后这个养肺黄金期,好好养养肺。

远离烟草和废气自不必说,日常还可以怎样做呢?这4个“绝招”你可收好了~

简单4招,教你养好肺

【1】

最简单的养肺法:多喝水

秋气初显时,秋高气爽,但接下来很快就转为“燥”。

有道是“肺为娇脏”,秋季燥邪当令、津液耗损,最易伤肺。

应对的方法很简单——多喝水,这招润肺防秋燥是很管用的。

入秋后,男女老少,都该养好肺!教你护肺4招,值得全家人收藏  秋季养生知识 第3张

【2】

最幸福的养肺法:吃白色食物

如果说多喝水是最简单、基本的操作,那吃润肺食物就是“升级版”的方法了。

中医说脏腑、颜色、季节,都有五行归属的,秋季、肺脏、白色是相对应的,所以秋天养肺,应该吃点白色食物。

秋梨酸甜多汁能润燥,淮山补脾益肺,百合养阴润肺。干燥的秋天多吃这些“白”,最合适不过了。

入秋后,男女老少,都该养好肺!教你护肺4招,值得全家人收藏  秋季养生知识 第4张

其中,梨是尤其不能错过的。给大家推荐一个食疗方:秋梨膏。

做法很简单:将雪梨削皮榨汁,放入冰糖,煮半小时左右,过滤,再慢慢熬成膏状,加入蜂蜜拌匀就可以了。

什么时候想喝,随时取一勺,用温水兑开,喝完身心都温暖滋润了。

【3】

最便宜的养肺法:深吸气

“呼”和“吸”,是两个相对应的动作。

秋季调养呼吸,我们鼓励着重“吸”——深吸气,然后自然轻松地呼出即可,不必刻意深长地呼尽。

入秋后,男女老少,都该养好肺!教你护肺4招,值得全家人收藏  秋季养生知识 第5张

如此反复多次深吸气,可以清一清我们肺里的痰浊黏液,让肺气通过呼吸、吐纳,变得更加清、净。

肺气养好了,体内津液的产生和运转自然也就有了动力。

【4】

最舒服的养肺法:按穴位

天突穴:位于颈部,胸骨上窝中央;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中庭穴:位于胸部,胸剑结合部(即胸部和腹部交界处)中点。

入秋后,男女老少,都该养好肺!教你护肺4招,值得全家人收藏  秋季养生知识 第6张

按揉方法:食中二指并拢置于天突穴上,顺时针轻柔按摩,再沿任脉经过膻中穴,推至中庭穴。反复数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351.html

分享给朋友:

“入秋后,男女老少,都该养好肺!教你护肺4招,值得全家人收藏” 的相关文章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所致。 在北方,从立秋开始,对艾蒿等花粉过敏的人进入一年中最难度过的季节,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让人痛苦不堪:眼痒、咽痒甚至咳嗽,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哮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如有上述症状,很...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下面5个要诀: 忌悲 中...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病人在哮喘发...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多吃水果青菜。另外也可在烧菜煮汤时放些胡椒,都有解除秋乏的效果。 秋天一到,整个人经常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这是脾胃在找你“算账”了。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

立秋之后天多变 适当调补正当时

立秋之后天多变 适当调补正当时

秋燥伤肺的易感人群大致有:老年人、儿童、体弱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此外还有长期疲劳、生活不规律等所致的亚健康状态者,这些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弱,所以就容易被秋季的燥邪所伤。 “三伏不到秋来到”,不等秋天真正到来,立秋先到了。立秋过后,白天虽然依然炎热,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