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天应当热着过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555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欢宅在房间,吹着冷风,吃着冰淇淋,或者再来点冰镇西瓜,却不知“冬天当冷,夏天当热”。

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欢宅在房间,吹着冷风,吃着冰淇淋,或者再来点冰镇西瓜,却不知“冬天当冷,夏天当热”。一味贪凉食冷,会导致身体各种不舒服。夏季天热,人体毛孔开放,气血向外走,贪食冷饮,最容易损伤人体阳气。此外,夏季雨水过多,脾的湿邪相对较重,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因此夏季的衣食起居,更应注意保养人体阳气,不要太过贪凉。正如《黄帝内经》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受损,会导致很多疾病。因此,夏天应当“热”着过。

饮食忌过于生冷

《寿世保元》中说:“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现实生活中,冷饮啤酒、西瓜冰棍等不宜多吃,老人、孩子及脾胃虚弱的人更不能贪食。贪食饮冷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偏头痛、支气管哮喘、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麻痹、荨麻疹、月经不调、空调病等疾病。

穿衣忌过分暴露

夏天人体阳气外散,不能及时有效的顾护人体,加之毛孔开泄,容易为风寒之邪所侵犯。这时更要注意保护人体,穿衣不要过分暴露,尤其要注意保护人体腹部、肩背、腰膝关节等重要部位,以免受凉引起腹痛腹泻、关节疼痛、痛经等。女性尤其需要“热养”,不穿露脐装、露背装。

睡眠忌低温凉风

夏天日照时间较长,人的睡眠时间相对缩短,加之天热心烦,往往会出现入睡困难,不少人喜欢吹着空调入睡,入睡以后,人体循环代谢减慢,抵抗力也随之下降,很容易感染风寒,引起感冒、腹泻、肩背疼痛等。因此,睡着之后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运动忌大汗骤冷

夏季活动后很容易大量出汗,这时候更应该注意及时补充人体水分及盐分,不能过度贪食冷饮,冷水冲澡或者直接进入空调冷风处。骤热骤冷,人体不适,很容易导致伤风感冒,胃肠功能紊乱。汗出当风,毛孔闭塞,热气郁闭于体内,也会影响皮肤正常排泄功能,出现皮肤问题。

解热防暑多喝热茶

夏季解热防暑多喝热茶,不仅解渴,还能够促进排汗散热,或者提前准备一些温开水、绿豆汤等。天气炎热,人的情绪容易急躁,宜多食绿色蔬菜。

中医认为“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因为夏季人体阳气散布于体表,中焦脾胃相对不足,加之梅雨季节,湿气最盛,过于贪凉饮冷,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腹痛泄泻。生姜是温性药物,具有温胃健脾,散寒除湿之功。“夏吃姜”正是夏天“热”着过的最好理由。

夏季 “热”着过,不等于要忍受酷暑,温度太高人易出现心烦急躁,倦怠乏力,还可能因为高温而中暑。所以,不同的人要根据自己体质及身体反应来判断,清凉舒适,不冷不热的感觉最理想,根据外界环境温度及时增减衣物。宁事温补,勿过寒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23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夏天应当热着过” 的相关文章

冠心病患者安全度夏六需知

冠心病患者安全度夏六需知

高温天气中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特别要当心冠心病急性发作,要学会自我调养、预防为主。 冠心病是指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血管因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分为无症状冠心病(隐性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五种类型。其中,无症状冠心病即隐性冠心病是各类冠心病...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季节多雨潮湿,水汽上升,空气湿度大,加之或因外伤雾露、或因汗出粘衣、或因淋雨涉水、或久居潮湿之地,人体易感受湿邪而引发诸多疾病,长夏养脾的原则是“健脾祛湿”,可从日常饮食起居做起。 中医养生保健特别强调“三因养生”,即“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专家介绍,“因时养生”就是根据不...

盛夏驾车谨防汽车“空调病”

盛夏驾车谨防汽车“空调病”

在炎热天气里,一些驾驶员在享受凉爽的同时,常常会感到莫名的疲倦乏力、皮肤干燥,不同程度地出现手足麻木、头痛、咽喉痛、神经痛以及肠胃不适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汽车“空调病”。 在炎热天气里,汽车空调给驾车族带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但是,一些驾驶员在享受凉爽的同时,常常会感到莫名的疲倦乏力、皮肤干燥...

暑热苦夏最难度 避暑、养心、养脾和养阳

暑热苦夏最难度 避暑、养心、养脾和养阳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偏多,此时暑湿邪气易乘虚而入,导致人体湿邪困阻,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倦;针对夏季常见的中暑,也就是中医说的阳暑,藿香正气类制剂并不适合。 进入夏天,尤其是炎热的三伏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令人难受的日子,整天湿热黏腻,没精打采。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少人分享经验:常备藿...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入夏后,暑、湿当令,且常夹有火热之气,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因此,入夏后人们养生保健的总体要求有以下6...

夏日高温影响人体各个系统 加强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夏日高温影响人体各个系统 加强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在夏日的高温下,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可引起许多疾病和症状,所以夏天应特别加强养生保健。 从气象学来说,每五日为一“候”。当平均气温每候高于22℃时才是夏季的到来。每候平均气温等于或大于30℃才算酷热期,三伏天正值酷热期,所以俗语说:“热在三伏”。三伏天在我国最热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