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盛夏驾车谨防汽车“空调病”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593
在炎热天气里,一些驾驶员在享受凉爽的同时,常常会感到莫名的疲倦乏力、皮肤干燥,不同程度地出现手足麻木、头痛、咽喉痛、神经痛以及肠胃不适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汽车“空调病”。

在炎热天气里,汽车空调给驾车族带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但是,一些驾驶员在享受凉爽的同时,常常会感到莫名的疲倦乏力、皮肤干燥,不同程度地出现手足麻木、头痛、咽喉痛、神经痛以及肠胃不适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汽车“空调病”。

造成汽车“空调病”的原因很简单:由于驾驶人员长时间呆在空调造就的低温环境中,冷的感觉被传递到大脑,体温调节中枢指令皮肤血管收缩,分布在全身的汗腺分泌受到抑制,使热量散发减少保持体温,加上空调车内空气干燥,于是容易使人感到皮肤、口唇、鼻腔及咽喉发干不适;特别是空调温度较低时,会使血管急剧收缩,引起血流不畅,使一些人轻则感到手足发酸发木,重则关节(尤其是原有关节病变者)受冷刺激而导致关节痛(或症状加重)。同时,冷的感觉还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腹腔器官血管收缩,胃肠蠕动减弱,从而出现一些相应的不适症状。再者,车内与车外温差大,驾驶员要是经常进出会感受到忽冷忽热,这会造成人体内平衡调节系统功能紊乱,使平衡失调(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引起头痛或易患感冒等。此外,当空调运转时,汽车内密闭不通风,车内空气混浊(尤其是在车内吸烟),冷气机本身还会散发出一些有害气体,在这样的环境下长久停留,不仅容易使人出现头晕倦怠等感觉,而且生病的概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那么,在炎热的夏季开车,怎样做到既能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又可避免“空调病”的发生呢?

控制好车内外温差 如果车内外温度相差太大,容易造成一些司机朋友难以适应这种忽冷忽热的变化而患病。因此,使用车内空调时千万不能贪凉,一定要注意保持空调的恒定温度,其温度理想标准是:车内外温差应控制在5℃以内,最大不超过7℃。

注意科学启用空调 停在烈日下车内温度远远高于车外温度,此时不要马上使用空调,应先把所有的车窗都打开,启动车辆行驶一两分钟,通过空气对流待车内温度下降后,再关闭车窗,按需要打开空调,并使用车内循环。车辆在长时间行驶过程中,还要让空调做间歇性的关闭,让身体更适应空调环境。汽车停驶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如需长时间使用空调器,则要采用空气外循环装置,还应把车窗打开适当缝隙,以保证车内外空气流通。

积极加强自我保护 平时要自觉参加各种有益的运动锻炼,注意保持生活规律和劳逸结合,适当加强饮食营养,以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能力。如果开车的时间比较长,司机可在途中选择阴凉的地方停一会儿,关掉车内空调,出来透透气,可避免一直处在空调中,有利于司机的健康。长时间在空调下驾驶车辆的司机,切记不要喝冰冻饮料,应多喝些热茶,或用一片生姜加陈皮泡水喝。女司机来月经时,更应多喝些姜茶为宜。空调冷气不要对着脸部或胳膊吹,以防引起皮肤干燥、咽喉疼痛甚至胳膊酸痛等情况。

熄火前先关闭空调 夏天空气湿度大,空气中的水分在经过空调蒸发器时冷凝成水,会附着在蒸发器表面上。若是在不关闭空调的情况下直接熄火,会造成空调出风系统中的水分存留。这种潮湿的条件更适合大量霉菌等细菌的滋生,使夏季车内产生“臭袜子味”或“酸味”,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甚至诱发相关的疾病。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发动机熄火前,可先切断空调,让风机再工作2~3分钟,且这时把进风方式调到内循环,这样风就会吹干不再产生冷凝水的蒸发器表面,去除了细菌的滋生环境,难闻异味就不会产生了,对身体健康更有好处。此外,熄火之后才关闭空调对发动机是有害的:在车辆下次启动时,发动机会带着空调负荷启动,而高负荷会损伤发动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19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盛夏驾车谨防汽车“空调病”” 的相关文章

冠心病患者安全度夏六需知

冠心病患者安全度夏六需知

高温天气中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特别要当心冠心病急性发作,要学会自我调养、预防为主。 冠心病是指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血管因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分为无症状冠心病(隐性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五种类型。其中,无症状冠心病即隐性冠心病是各类冠心病...

祛寒补虚借天力 冬病夏治三伏天

祛寒补虚借天力 冬病夏治三伏天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是根据《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

夏季养生重养心 日常生活5注意

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立夏”节气,意味着夏季的到来。夏季伊始,如何养生才利于健康呢?专家介绍,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立夏后,人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

酷夏贪凉空调猛 警惕得上空调病

凡是与空调有关或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就称之为 “空调病”或称为“空调综合征”,是指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一系列症状。 严格来说,医学上并没有“空调病”这个诊断名称,这是一个社会学诊断的病名。一般来说,凡是与空调有关或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就...

冬病夏治也可“内治”

内治中的内服即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程、病情轻重、阴阳偏盛偏衰的个体差异及脏腑失和的不同类型,选用不同的药物内服或食物疗法,在夏季三伏之际,运用内服药物、药膳食补等手段,以防止冬病,去除痼疾的治疗方法。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较有特色并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之一,所谓“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

酷暑时节防疰夏

疰夏又叫苦夏,又称为“夏热综合征”,疰夏的预防和调养,既要未病先防、避暑防湿,亦要合理调治。 疰夏又叫苦夏,又称为“夏热综合征”,是平素体质较弱和脾胃功能欠佳的人群,特别是老人、小孩、妇女,在酷暑时节,由于气候炎热、雨水多而感受暑湿邪气,所引起的以乏力倦怠、眩晕心烦、多汗纳呆或有低热等为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