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天吃点瓜 身体棒棒哒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24
秋天是各种瓜成熟的季节,民间有句谚语:“春吃花,夏吃叶,秋吃瓜,冬吃根”。秋天风干物燥,吃瓜可以去火润肺,是秋季理想养生的食物。

秋天是各种瓜成熟的季节,民间有句谚语:“春吃花,夏吃叶,秋吃瓜,冬吃根”。秋天风干物燥,吃瓜可以去火润肺,是秋季理想养生的食物。

丝 瓜

【性味】 性凉,味甘。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化痰通络。

【适应症】 热病烦渴,肠风痔漏,疔疮痈肿,咳嗽痰喘,筋骨酸痛,乳汁不通,大便出血。

【现代应用】 青春痘、痤疮、咽喉炎、百日咳、乳腺炎、鼻窦炎、腮腺炎、哮喘、输卵管不通、脚气病、黄褐斑等。

【营养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C和皂苷、植物黏液、木糖胶、丝瓜苦味质、瓜氨酸等。丝瓜中含维生素C较高,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C缺乏症;提取物中有抗过敏性物质泻根醇酸,其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丝瓜中含的维生素B1可延缓皮肤老化,维生素C能增白皮肤。

【用法】 凉拌,煮食,炒食或榨汁。

【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者不宜食用。

苦 瓜

【性味】 性寒,味苦。

【功用】 清热解暑,解毒消肿,健脾开胃,解渴明目,益气解乏,益肾利尿,预防肿瘤。

【适应症】 暑热烦渴,目赤肿痛,痈肿丹毒,湿热痢疾,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小便不利。

【现代应用】 糖尿病、痱子、痢疾、蜂窝织炎、结膜炎、烧烫伤、坏血病、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肿瘤等。

【营养成分】 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细纤维,可以加速大便排泄。苦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苦瓜含抗氧化物质,可强化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苦瓜苷能降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用法】 煎炒、凉拌等。

【使用注意】 寒性体质及寒性病证少食或忌食。

冬 瓜

【性味】 性凉,味甘、淡。

【功用】 清热解毒,祛湿解暑,利水消痰,除烦止渴,祛斑养颜。

【适应症】 解毒除烦,清热生津,口干舌燥,肺痈咳喘,痰黄量多,小便不利,大便干结,面部色斑。

【现代应用】 肾炎水肿、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支气管炎、盆腔炎、痤疮。

【营养成分】 含矿质元素有钾、钠、钙、铁、锌、铜、磷、硒等8种;膳食纤维高达0.8%。富含丙醇二酸,能有效控制体内的糖类转化为脂肪,防止体内脂肪堆积,对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减肥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膳食纤维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具有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含粗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

【用法】 煎汤,煨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胃寒疼痛患者忌食。

南 瓜

【性味】 性平,味甘。

【功用】 补中益气,健脾利湿,解毒杀虫。

【适应症】 久病气虚,倦怠乏力,少食纳差,口干口渴,水火烫伤,下肢溃疡,大便溏泄。

【现代应用】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夜盲症、糖尿病、发育不良、妊娠水肿、高血压病、痤疮、习惯性便秘等。

【营养成分】 南瓜多糖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南瓜中的果胶有很好的吸附性,能黏结和消除体内细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起到解毒作用;南瓜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防治夜盲症,护肝嫩肤;维生素A能保护胃肠黏膜,防治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患发生;含有丰富的钴能活跃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造血功能,并参与人体内维生素B12的合成,是人体胰岛细胞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预防糖尿病、降低血糖有一定的疗效。

【用法】 蒸煮或生捣汁;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多食会助长湿热,黄疸和脚气病患者皆不宜多食用。

黄 瓜

【性味】 性凉,味甘。

【功用】 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生津止渴。

【适应症】 面部痤疮,热病烦渴,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口干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水肿尿少,水火烫伤。

【现代应用】 肥胖症、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黄褐斑、酒精中毒、老年性痴呆、习惯性便秘、日光性皮炎等。

【营养成分】 黄瓜中含有葫芦素具有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所含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含有维生素B1,对改善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有利,能安神定志;所含的葡萄糖苷、果糖等不参与通常的糖代谢,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有丰富的钾盐和β-胡萝卜素能淡化雀斑、增白皮肤;所含的黄瓜油对吸收紫外线有良好的作用。

【用法】 生食,煮食,炒食或腌制;外用浸汁、制霜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胃寒疼痛、大便溏泄患者不宜食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91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天吃点瓜 身体棒棒哒” 的相关文章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人原意也许仅是描写宜人秋色,但却于无意中说出了秋日养生的道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人原意也许仅是描写宜人秋色,但却于无...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天气候变化的时候,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别敞着前襟,以免寒气侵袭肚腹,引发腹痛。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

夏秋之交养生要十分注意“三重”

夏秋之交养生要十分注意“三重”

经过天气炎热的夏季,进入秋季之后,天气迅速由炎热转为干燥,人体也到了“夏秋之交”的分水岭。饮食及生活习惯,大家该怎样去调整,才能防止疾病的趁虚而入? 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特点。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就应该顺应不同的节气,调整自己,该宣发的时候宣发,该收敛的时候收敛,做到与天地相应...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秋季困乏”,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在夏秋换季时所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机体调节过程,属于身体的自我保护行为。 初秋时节,不少人都会产生莫名的倦意,整天睡眼惺忪打不起精神,甚至有人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其实,这种疲惫、嗜睡的现象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在...

秋季进补需谨慎 不要“贴膘”

贴秋膘习俗起始于清朝,尤其在北方民间流行较甚。一是因为北方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以肉贴膘好有劲农忙。二是从文化讲,我国唐朝、元、清等朝代,以胖为美,秋季吃好既可防病又可养生。三是北方冬天寒冷,贴秋膘可以御寒,帮助度过漫长的冬季。 “天气转凉,想着给孩子补补营养,没想到越补越吃不下东西,面色蜡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