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66
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来年春季又呈高峰趋势。病人在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反复咳嗽、胸闷、鼻痒、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出现喘息。因为痰粘稠,不易咳出、往往使患者被迫坐起。严重者可出现嘴唇及指甲青紫、四肢厥冷、出汗、头昏、心跳等症状。发作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才逐渐缓解。病情缓解后,症状可以完全消失,与常人一样。因此,如何避免哮喘在秋季复发是每一个哮喘患者和家属非常关注的问题。下面就向大家推荐可预防哮喘在秋天复发的几项措施:

1、避开过敏原

常见的过敏原有风媒花粉(枸树、蓖麻、蒿草等)、霉菌孢子、屋尘、螨、某些生产性粉尘(如棉尘、蚕蛾的粉尘、山药粉,某些洗涤剂及某些化工厂的刺激气体、药品)、毛绒制品(羊毛内衣、鸭绒背心、动物毛皮衣物以及由腈纶、涤纶等化学纤维为原料制作的衣服和丝棉、羽绒衣被)等。每个病人有不同的致敏原,有的是一两种,有的多达几十种。若哮喘病人知道自己对什么过敏,就应尽量避而远之。

2、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

许多支气管哮喘的病人,由于担心受凉、感寒后哮喘发作,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结果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其实,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例如:从夏天起坚持冷水洗脸、洗脚甚至洗擦全身。每天坚持慢跑,或打太极拳。练气功。练气功可以调整神经紧张度,提高支气管功能和呼吸道清除废物的能力,是较好的预防手段。另外,秋高气爽时,登高远眺、游览名山大川,也能愉悦心情、放松精神、舒张气管,对预防哮喘发作有积极作用。

3、加强呼吸调整

经常唱歌。人在唱歌时,只能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并且,唱歌还能振奋精神,激发体内潜力,使人从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同时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利于控制咳嗽。做呼吸操。做呼吸操可以加强支气管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强抗病力,防止感染。方法是:采用平卧或站立位,两手放在上腹部,然后有意识地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长l~2倍,吸气用鼻,呼气用口;呼气时口唇紧缩作吹口哨的样子。同时可用两手按压上腹部,加强呼气力量,清除肺中残留的废气。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

4、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

哮喘多在夜间发作,因此,哮喘患者的卧室既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又要保持空气流通。

5、慎防呼吸道感染

肺、支气管、气管、鼻旁窦炎症感染可诱发哮喘。进入秋凉季节,哮喘患者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发病。

6、注重饮食调养

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瘦肉、肝、蛋、家禽、大豆及豆制品等,增加热量,提高抗病力。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要少吃多餐。多吃含有维生素A、C及钙质的食物。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润肺、保护气管之功,如猪肝、蛋黄、鱼肝油、胡萝卜、韭菜、南瓜、杏等;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如大枣、柚、番茄、青椒等;含钙食物能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如猪骨、青菜、豆腐、芝麻酱等。根据自己平日身体状况,针对性地选择食品。如痰多、食少、舌苔白,宜选食南瓜、莲子、山药、糯米、芡实等来补脾;如四肢发冷、小便清长、腰酸,宜选食狗肉、麻雀肉、胡桃、牛睾丸、羊肉来补肾;如有多汗、易感冒,宜选食动物肺、蜂蜜、银耳、百合来补肺。忌烟忌酒、忌过咸食物,烟酒和过咸食物的刺激,可以加强支气管的反应,加重咳嗽、气喘、心悸等症状,诱发哮喘。要少吃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以避免因胀气使胸腔受压而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

7、食药预防

绿茶15克,鸡蛋2只,加水1碗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至水煮干时食蛋。蛤蚧10只,焙干研细末,每次取5克,加冰糖15克,炖服,每日1次,连服20天。山药60克,薏苡仁60克,柿饼30克,先煮意苡仁烂熟,山药捣碎,柿饼切小块,同煮成粥,随意服用。北瓜2个,切碎,加等量饴糖,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至极烂,去渣,将滤液煮成浓汁。按北瓜汁与生姜汁8:1的比例将生姜汁加入,稍煮。每服1匙,每日3次,开水冲服。蛋黄10个,冰糖100克,搅匀,冲入米酒500毫升,放置10日后取出。每晚服1次,每次饮服量据个人酒量酌定,长期服用。

8、怡情悦性

许多临床资料表明,由于情绪因素而诱发哮喘者,约占30%~70%。情绪诱因包括过度紧张、焦虑,尤其是忧虑、委屈和气恼等,虽然不是哮喘的原发病因,却可影响发作的次数和病情,因而哮喘患者必须作到怡情悦性,襟怀坦荡,避免情志刺激,以免复发。

9、避免劳累

适当休息及睡眠,不要剧烈运动,不要过于劳累。因为过度劳累,会消耗正气,损伤脏腑,造成抵抗力低下,而成为哮喘发作的诱因。

10、适当药补

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适当选择些补品,这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很有帮助。药类包括金水宝、灵芝草、胎盘、蛤蚧、玉屏风液、养肺膏等均可选食。还可服用一些免疫调节剂,以增强免疫力、不断改善过敏体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85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仲秋季节哮喘多发 预防复发十措施” 的相关文章

“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秋季困乏”,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在夏秋换季时所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机体调节过程,属于身体的自我保护行为。 初秋时节,不少人都会产生莫名的倦意,整天睡眼惺忪打不起精神,甚至有人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其实,这种疲惫、嗜睡的现象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在...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专家强调,秋季养生,重在“六宜”。 又到一年入秋时。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秋老虎”虽然还在发威,但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大家也应该着眼于秋季的养生安排了。 一年有四季...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处暑至秋分时节,早晚温差较大,中午气温仍然较高,暑湿仍较重,湿易困脾,脾主肌肉,故会出现疲惫无力的现象。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到了秋天,总是犯困,没有精神,这是秋乏的表现,专家介绍,秋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夏季气血充于表,至秋气机下沉,但仍气动于先,血动于后,肌肤腠理多血而少...

三方面有效防治秋燥

中医学认为,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气候干燥最容易损伤肺,因此秋季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预防肺系疾病发生。 在四季气候中,中医将“燥”列为秋季主气,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入秋以来,有些人出现了皮肤发紧、口干舌燥、鼻腔干燥、喉咙发干、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些症状并不是一般的...

初秋不适五对策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和调理。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

秋天别忘给眼睛补水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天高气爽的秋季也随之来临。很多人也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入秋以来身体的各种不适,且不说经常性上火、燥热,就连身体的疲乏感也明显作用到了眼睛之上。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天高气爽的秋季也随之来临。很多人也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入秋以来身体的各种不适,且不说经常性上火、燥热,就连身体的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