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三阶段”初、中、晚秋顺时变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55
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我国古人养生很重视顺应节气的变化,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所以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初秋防湿护肠胃】

俗话说,“热在三伏”,而第三伏通常都在立秋之后。因此,初秋时期的温度还是较高的,空气的湿度也很大,人们非但感觉不到秋凉,反而会觉得闷热潮湿,“秋老虎”带来的高温炎热通常要持续一个月左右,此时的养生重点应该放在防备湿热和寒湿之邪侵袭机体上。具体做法是:尽量不要在阴寒湿润之地露宿或乘凉,夜间睡觉时最好在腰腹部搭一条薄被以免着凉。

民间素有“贴秋膘”的说法,但初秋还在伏天内,过早进补容易引发上火、消化功能紊乱等情况。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早餐可改为薏米粥,或者喝薏米水,平时做饭时可以加些山药、莲子等和胃健脾的食材。此外,立秋之后还要谨记“秋瓜坏肚”,比如西瓜、甜瓜等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导致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

【中秋防燥多润肺】

“中秋”时通常雨水已经渐少,干燥的天气最容易伤肺伤胃,人体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干咳、咽痛、大便秘结等状况。而且此时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这种凉热不定的天气,最容易感冒。所以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最好养成每天早、晚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防治感冒。另外室内也要保持一定湿度,多用拖把拖地或选择加湿器,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在饮食上,应少食辣椒、葱、韭菜、蒜等辛辣食物,多吃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此外,秋天的气候干燥,要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多喝水、淡茶、豆浆、牛奶等流质食品,多吃含胶质与水分的水果,尤其要多吃梨,也可以把梨切块加冰糖蒸熟再吃,对于痰热、咳嗽的患者疗效最佳。

【深秋防寒护血管】

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深秋时气温骤降,秋风萧瑟,万物凋零。温差大的气候易刺激血管收缩,致使血压增高,加重血管狭窄,血栓形成,造成急性血管堵塞,引起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发生。因此,心脑血管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药,并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晨起也要喝杯白开水,以冲淡血液。

秋季肃杀萧索,易生悲秋之意,这个时候人们最容易沉闷抑郁,无精打采,意志消沉。因此应注意调节心理,可以听一些舒缓、喜庆的音乐,保持平静宁和。也可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外出旅游,登高赏景是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秋季运动。不仅如此,在清晨清凉的空气中适当做一些运动,可以提高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当然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汗着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86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三阶段”初、中、晚秋顺时变” 的相关文章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人原意也许仅是描写宜人秋色,但却于无意中说出了秋日养生的道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人原意也许仅是描写宜人秋色,但却于无...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过了中秋节,凉爽干燥的天气中渐渐透出些寒意,秋冻锻炼是有讲究的,头、脚不能冻。 “春捂秋冻”是人们所熟悉的养生谚语。过了中秋节,凉爽干燥的天气中渐渐透出些寒意。随着气温的降低,有的人认为“秋冻”可以增加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在天气变化的日子里,特意地不加衣服,不戴帽子,不换鞋袜。其实,秋冻锻...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多吃水果青菜。另外也可在烧菜煮汤时放些胡椒,都有解除秋乏的效果。 秋天一到,整个人经常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这是脾胃在找你“算账”了。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

立秋之后天多变 适当调补正当时

立秋之后天多变 适当调补正当时

秋燥伤肺的易感人群大致有:老年人、儿童、体弱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此外还有长期疲劳、生活不规律等所致的亚健康状态者,这些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弱,所以就容易被秋季的燥邪所伤。 “三伏不到秋来到”,不等秋天真正到来,立秋先到了。立秋过后,白天虽然依然炎热,但至...

深秋天已寒 饮食起居防鼻炎

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 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这与晚秋时节冷空气刺激加上秋冬季节空气湿度相对小,浮尘多,各种花草花粉造成过敏原增加,导致鼻炎患者此时发病增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止过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