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41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而不顾气温低穿着单薄的女性;光脚穿凉拖或光腿穿短裙的女孩,还会“寒打脚上起”。

早睡早起宜养收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因此,秋季养生,要以养收为原则,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夏季人通常心血难安,睡眠不安稳或多梦、易醒,而秋季由于阳气容易泄漏,更要注重睡眠的调整。早睡能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冬季节的呼吸道病变大有裨益。

先调脾胃后进补

夏季人们普遍食欲不佳,脾胃虚弱,此时大清润调养抗秋燥

秋天时,尽管每天都会喝够几大杯水,可有的人嘴皮照样干,鼻腔依旧燥,脸上还起皮。其实,这都是因为酷暑消耗完了人体的津液,而秋燥又进一步来袭。针对这种情况,当下最应该做的就是补足津液,在此特别提醒,一是补,二是防丢失。特别要注意以下问题:少吃过油、过甜、过咸的东西,并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辣椒等辛味之品,少喝甜味饮料。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多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足。饮食调养应以清润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忌情绪过激。问问自己,情绪是不是不稳定,心情烦不烦?这些都会产生心火,灼烧津液,使自己口舌干燥。

轻松平缓去运动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周身微热而不出汗为好,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如登山、散步、做操、慢跑等项目。

生活规律除“秋愁”

人的大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但入秋之后,光照时间减少,特别是碰到阴雨连绵时,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就会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怠工”,情绪也就低沉消极,精神萎靡不振。

怎样防止“秋愁”呢?

首先,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晴朗的日子里,多做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沐浴。其次,要适当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和豆类等,这些食物能使人的大脑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消除抑郁情绪,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85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的相关文章

秋季保健重“七防” 防暑、防燥、防悲伤

秋季保健重“七防” 防暑、防燥、防悲伤

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人的生理活动一定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以秋季保健必须重视以下七防。 秋季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特别是“白露”节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人的生理活动一...

秋季哮喘多频发 日常预防有“六法”

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它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属于过敏性疾...

暑去凉来秋燥起 饮食起居8注意

暑去凉来秋燥起 饮食起居8注意

秋季是养生的好时节,同时也是疾病的高发期,此时对饮食起居等多方面很有讲究,有一些养生常识需要注意。 秋季是养生的好时节,同时也是疾病的高发期,此时对饮食起居等多方面很有讲究,有一些养生常识需要注意。 调护运动 在清凉的晨风中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训练了耐寒力,为寒冬做准备。 此外,登山是适...

“秋冻”要适度 切忌太盲目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眼下,天气变凉,有些人坚持按照“春捂秋冻”的做法,结果却出现了问题。 怎样科学理解“秋冻” 所谓“秋冻”,一方面是说秋季气温凉爽,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温度逐渐降低的环境中,经过一定...

秋季养生须尊崇中医四大养生素养

秋季养生须尊崇中医四大养生素养“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形与神俱”做起。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逆秋气,则太...

女性中秋三养

秋天的气候干燥,很易感到口干舌燥,皮肤水份也易流失。所以此时要特别注意水份的补充,多喝水、多吃含胶质与水份的食物和水果,同时应早睡早起,尽量避免熬夜和通宵达旦地工作。 中秋来了,时逢仲秋,暑气减退,天气渐凉,日夜温差变化大。女人在这个时节里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保养。那么该如何在中秋养生呢? 形养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