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607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而不顾气温低穿着单薄的女性;光脚穿凉拖或光腿穿短裙的女孩,还会“寒打脚上起”。

早睡早起宜养收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因此,秋季养生,要以养收为原则,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夏季人通常心血难安,睡眠不安稳或多梦、易醒,而秋季由于阳气容易泄漏,更要注重睡眠的调整。早睡能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冬季节的呼吸道病变大有裨益。

先调脾胃后进补

夏季人们普遍食欲不佳,脾胃虚弱,此时大清润调养抗秋燥

秋天时,尽管每天都会喝够几大杯水,可有的人嘴皮照样干,鼻腔依旧燥,脸上还起皮。其实,这都是因为酷暑消耗完了人体的津液,而秋燥又进一步来袭。针对这种情况,当下最应该做的就是补足津液,在此特别提醒,一是补,二是防丢失。特别要注意以下问题:少吃过油、过甜、过咸的东西,并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辣椒等辛味之品,少喝甜味饮料。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多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津液自然充足。饮食调养应以清润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忌情绪过激。问问自己,情绪是不是不稳定,心情烦不烦?这些都会产生心火,灼烧津液,使自己口舌干燥。

轻松平缓去运动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周身微热而不出汗为好,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如登山、散步、做操、慢跑等项目。

生活规律除“秋愁”

人的大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但入秋之后,光照时间减少,特别是碰到阴雨连绵时,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就会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怠工”,情绪也就低沉消极,精神萎靡不振。

怎样防止“秋愁”呢?

首先,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晴朗的日子里,多做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沐浴。其次,要适当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和豆类等,这些食物能使人的大脑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消除抑郁情绪,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85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的相关文章

秋冬寒冷刺激多 预防心血管疾病“6要点”

秋冬寒冷刺激多 预防心血管疾病“6要点”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专家提醒,秋冬养生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心血管病患者自秋季起就开始增加,特别是在降温幅度大的日子里,冠心病患者和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尤其要多加注意。这是因为突然降临的寒...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立秋过后,天气虽然炎热,但已是阳降阴生之季。年轻人对季节变化可能不敏感,但年老体虚的人则要注意早晚加减衣服。 阳历8月里包括两个节气:立秋和处暑。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从这天起,气温应该逐渐下降,但事实上,进入立秋后天气还是很热。不仅南方如此,就连北方地区也没有黄叶飘零的现象,只是昼夜温差加大而已。...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处暑至秋分时节,早晚温差较大,中午气温仍然较高,暑湿仍较重,湿易困脾,脾主肌肉,故会出现疲惫无力的现象。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到了秋天,总是犯困,没有精神,这是秋乏的表现,专家介绍,秋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夏季气血充于表,至秋气机下沉,但仍气动于先,血动于后,肌肤腠理多血而少...

秋季进补需谨慎 不要“贴膘”

贴秋膘习俗起始于清朝,尤其在北方民间流行较甚。一是因为北方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以肉贴膘好有劲农忙。二是从文化讲,我国唐朝、元、清等朝代,以胖为美,秋季吃好既可防病又可养生。三是北方冬天寒冷,贴秋膘可以御寒,帮助度过漫长的冬季。 “天气转凉,想着给孩子补补营养,没想到越补越吃不下东西,面色蜡黄。”4...

日子需要润着过

《黄帝内经》曰:“燥胜则干”,中医认为燥邪干涩,最易耗伤人体津液,而津液之于人体犹如水之于土地,起着滋润、濡润的作用。 《黄帝内经》曰:“燥胜则干”,中医认为燥邪干涩,最易耗伤人体津液,而津液之于人体犹如水之于土地,起着滋润、濡润的作用。 “秋季燥邪最伤肺,尤其伤及肺的津液,使肺阴(津液)受到损...

秋日需提防七种病

处暑以后,气温下降了,我们的体质与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而这样就会让很多秋季高发的疾病有可乘之机。 处暑以后,气温下降了,我们的体质与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而这样就会让很多秋季高发的疾病有可乘之机。鉴于此,我们就应当认真做好秋季保健,同时也要对秋季高发的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 感冒 由于秋季气候忽热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