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去秋来,秋季如何养生?教你4个秋季养生诀窍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5-05)秋季养生163

关于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的说法,不知道大家喝没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呢?贴没贴秋膘呢?

秋天到了,天气也渐渐凉爽起来,我们养生也要跟紧季节的步伐。那么秋季该如何养生呢?

夏去秋来,秋季如何养生?教你4个秋季养生诀窍  秋季养生知识 第1张

为何秋季养生要调整?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秋天的“肃杀之气”摧折草木,对人的健康也有损害。这其实并不难理解。秋天冷暖变化、气压变化和湿度变化等都比较剧烈,而此时人体也要重新调整以适应秋季的干冷。这段时间人体正气不盛、气血不充、阳气下降,导致免疫力下降,病毒和细菌也就容易趁虚而入,轻则感冒咳嗽,重则心梗脑梗,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抵抗力低的小朋友和老年人来说,就更容易受到秋季“肃杀之气”的影响,而有害身体健康。因此秋季养生不同于夏季,应及时调整,以适时令。

夏去秋来,秋季如何养生?教你4个秋季养生诀窍  秋季养生知识 第2张

秋季如何养生?1、 早睡早起,保持安宁收敛情绪

《黄帝内经》中提到,秋三月,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收敛神气,使志安宁。根据五运六气之说,秋季的司天之气是“急躁”而肃降的。为了远离这种萧杀之气,早睡早起就成了最好的手段。而且秋季干燥,人也容易急躁,此时保持心理情绪的安定平和,减少“肃杀之气”对精神的损耗。

2、 早晚及时添衣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日夜温差增大,中午气温高可以适当减衣,早晚降温时要及时添衣。立秋之后寒气开始冒头,及时添衣,以免寒气侵袭。另外关于“春捂秋冻”的说法,也并非适合所有的人,如果体虚怕冷,还是要及时保暖,莫为一时凉爽而着了寒气的道。

夏去秋来,秋季如何养生?教你4个秋季养生诀窍  秋季养生知识 第3张

3、 润燥养肺

随着温度、湿度的降低,秋季天气会逐渐干燥起来,此时就需要及时补水,润燥养肺,要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以保持体内水分充足。日常饮食也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免体内生热。若是内热外燥之气相加,身体就容易生病。

4、 走出“悲秋”情绪

秋风萧瑟,万物开始凋零,一些敏感的朋友可能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产生消极情绪,要及时有意识地调整心态,走出“悲秋”情绪,增加理性认知,客观地看待进退、得失。

夏去秋来,秋季如何养生?教你4个秋季养生诀窍  秋季养生知识 第4张

秋季养生,养身更需养心,要学会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注意天气变化,及时保暖。同时也要调整情绪,想法不同,看到的风景就会不同,情绪也发生变化。各位注重养生的小伙们都要注意起来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344.html

分享给朋友:

“夏去秋来,秋季如何养生?教你4个秋季养生诀窍” 的相关文章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中医素来有“天人相应”之说,秋凉一至,花木零落,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出现“悲秋”之感。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本是一个收获而又充满诗意的浪漫季节。但随着秋风乍起,秋雨连绵,万物萧条,不由呈现出...

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过了中秋节,凉爽干燥的天气中渐渐透出些寒意,秋冻锻炼是有讲究的,头、脚不能冻。 “春捂秋冻”是人们所熟悉的养生谚语。过了中秋节,凉爽干燥的天气中渐渐透出些寒意。随着气温的降低,有的人认为“秋冻”可以增加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在天气变化的日子里,特意地不加衣服,不戴帽子,不换鞋袜。其实,秋冻锻...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阿胶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可参考阿胶食谱进行饮食调养。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就是说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 秋收时节天气凉爽,很多人不再苦夏,脾胃似是大开,再加上“贴秋膘”的正当理由,往往堂而皇之地大补特补,一不小心就闹个秋燥。您可以仔细回想...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多吃水果青菜。另外也可在烧菜煮汤时放些胡椒,都有解除秋乏的效果。 秋天一到,整个人经常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这是脾胃在找你“算账”了。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

立秋之后天多变 适当调补正当时

立秋之后天多变 适当调补正当时

秋燥伤肺的易感人群大致有:老年人、儿童、体弱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此外还有长期疲劳、生活不规律等所致的亚健康状态者,这些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弱,所以就容易被秋季的燥邪所伤。 “三伏不到秋来到”,不等秋天真正到来,立秋先到了。立秋过后,白天虽然依然炎热,但至...

立秋后养生“四原则”

立秋后养生“四原则”

立秋后,气候是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中医顺应四时养生原则,秋冬养生宜“养收”,入秋后养生要注意以下“四原则”。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日,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即指暑去凉来。立秋后,气候是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