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保养指南 你需要知道的秋季养生四“润”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5-05)秋季养生147

我们都知道秋季是一个气候十分干燥的季节,身体缺水容易引起很多问题的发生。秋季气燥容易引起肺部损伤,而当饮食不当和饮水量不足时,还容易伤到肠道,皮肤缺水后也会出现干燥、起皮等诸多皮肤问题。所以说秋季要注意润养这些地方,多喝水是关键,饮食上也以清淡和水分充足的食物为主。

秋季需要润养的身体部位有哪些?

1、润养皮肤

秋季的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皮肤缺水的情况随处可见,皮肤缺水后就容易出现起皮、干痒等症状。我们在秋季要特别注意皮肤的补水,选择温和型的洁面产品和护肤产品,每天在洁面之后要尽快的使用补水保湿的水乳、精华等来锁住脸部肌肤的水分,身体上可以使用身体乳来进行滋养。

2、润肺

秋季讲究润肺防燥和生津养阴,肺是人体很娇贵的一个器官,秋季的气候容易使肺部受到损伤。所以秋季要做好肺部的润养工作,选择百合银耳汤这类清淡的食物,银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搭配上百合可以有效的滋阴养肺。而且秋燥容易引起人的情绪不稳定,因此要学会控制情绪,不好的情绪容易伤肺。

3、润养肠道

肠道是和食物挂钩的,秋季要保证肠道所需水分充足,有的人以为秋季没有夏季热,就不用喝很多的水,然而并不是这样,秋季的空气中水分较少,人体水分蒸发较快,很容易出现缺水而引起上火的情况。因此秋季要多喝水,多吃梨子、葡萄等水分含量较多的食物,以达到滋润肠道,促进肠道蠕动的目的。

4、润唇

嘴唇同脸部肌肤一起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秋季缺水的情况也是常见的。我们要注意唇部的滋养,通过多喝水或者使用护唇产品来保护嘴唇。平日里当嘴唇出现干皮的现象时,尽量的不要用手去撕扯,以免出现流血的情况。而饮食上最好是以新鲜的蔬菜水果为主,忌辛辣刺激,才能更好的保护唇部,避免其干裂。

秋季看起来是一个温和的季节,但其实是上火等症状最容易发生的季节。因此我们在秋季要做好对肺部、肠道、皮肤以及唇部等多个部位的润养工作,以多喝水、多吃水分含量充足的食物以及使用护肤产品等方法为主要,起到秋季补水的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345.html

分享给朋友:

“秋季保养指南 你需要知道的秋季养生四“润”” 的相关文章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各种年龄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跟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等有关。 十一假期过后,秋色渐显,但早晚温差还是很明显。最近一段时间,到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明显增多。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内内科主任李燕提醒,入秋后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尤其患有以下慢性病者(特别是年老体弱病人),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高血压 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者,收缩压易受体位...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秋季养生得当,对于健康过冬有重要意义。但是错误的养生方法不仅不会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正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多发期,如何保护身体健康成了养生爱好者关注的话题。专家介绍,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立秋过后,天气虽然炎热,但已是阳降阴生之季。年轻人对季节变化可能不敏感,但年老体虚的人则要注意早晚加减衣服。 阳历8月里包括两个节气:立秋和处暑。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从这天起,气温应该逐渐下降,但事实上,进入立秋后天气还是很热。不仅南方如此,就连北方地区也没有黄叶飘零的现象,只是昼夜温差加大而已。...

秋季保健重“七防” 防暑、防燥、防悲伤

秋季保健重“七防” 防暑、防燥、防悲伤

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人的生理活动一定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以秋季保健必须重视以下七防。 秋季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特别是“白露”节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人的生理活动一...

秋天养生6要诀 饮食调养吃什么

秋天养生6要诀 饮食调养吃什么

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下面6个要诀: 一、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