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炎夏防暑8问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453
夏天感受暑邪而得的病叫暑病。

1.什么是暑邪致病?

夏天感受暑邪而得的病叫暑病。暑邪的病因既非病毒,又非细菌,现代医学一般把暑病归结为物理损害。中医致病的外因有风、寒、暑、湿、燥、火六因,暑邪和火(热)是不同的两种病因,得暑病的外因是暑热之邪侵袭人体,内因则多由本身体虚,不能抵御外邪。外因结合内因,则引发了暑病。

2.中暑了怎么办?

一般人认为中暑了只要刮刮痧、喝些凉茶,最多输输液就没事了,这是不对的。对于轻症中暑,这样处理有可能好转,但对于重症暑病,一定要去医院,经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才好。用一般的治疗外感热病的方法治暑病疗效常不明显。每年夏天,国内外中暑的病死率相当高,要引起足够重视。

3.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暑病呢?

一般说,在炎热时节露天作业,或室内通风不良、室温又超过32℃的情况下易患暑病。同样的外部环境,体弱、少运动、少见阳光者、病后身体尚未恢复、老人、小孩、长期卧床病人、产妇以及睡眠不足、过度疲劳者易患此病,这时,内因就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了。

4.暑病可分为哪些类型?

暑病来势凶猛,变化急骤,往往暑湿兼患,易影响神经系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暑病可分伤暑和中暑两大类。

伤暑也可以说是暑病轻症。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寒、头昏脑涨、倦怠无力。此类患者只要及时脱离高温环境,喝些清凉饮料、治暑药物,症状即可消除。

中暑分中暑阳症、中暑阴症、中暑动风三种。中暑阳症多由烈日暴晒引起,主要症状为身热面赤、头痛头晕。此类患者应速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先进行物理降温,同时服用清热祛暑的药物、饮料。

中暑阴症是由于暑热夹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气阳两虚而发生的,主要特点是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此类患者除进行物理降温外,可先熬些西洋参口服,用艾条灸关元、气海、肾俞、百会、足三里等穴位,然后找医生治疗。

中暑动风则为上述两症发展而成的重症。主要症状为突然晕倒、四肢冰冷、呼吸加快,或出现痉挛。这时可用大蒜汁滴入患者鼻内,或针刺人中、十宣、曲泽等穴位放血,或用安宫牛黄丸研末,水化后灌入等方法,使患者清醒,然后送医院急诊。

5.常用的解暑饮料、药品有哪些呢?

常用的解暑饮料的主要原料有绿豆、西瓜翠衣、冬瓜皮、冬瓜瓤、丝瓜皮等,常用的中药和中成药有荷叶、香薷、青蒿、扁豆花、六一散、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人丹等。

6.如何选择中成药?

中成药各有其适应证,不要随意用之。藿香正气水适宜于暑湿兼患之病人,夏天人们喜食瓜果冷饮,居湿地泡湖河,所以暑病又多夹湿患。暑湿病除了发热、头晕等暑症外,还兼有一些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等。六一散对伤暑效果不错,也很方便,开水冲泡,搅拌均匀(避免滑石沉底,影响疗效)就可以喝。人丹有清热祛暑、健胃止晕的作用,行军散有解暑开窍的功能,均可选用。

7.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什么?

夏天饮食宜清淡,可进食绿豆汤、冬瓜荷叶粥、葛粉粥、粳米粥及薯粉、马蹄粉、怀山粉类食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油腻食物,尤其是辣椒、葱、蒜和煎烤油炸食物更应少食。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有利于增强体质的食品则应多食,以御暑病于体外。中医有春夏养阳之说,夏天饮用生冷苦寒食品、药物也要适度,否则会伤害脾胃或损伤人体的阳气。

8.夏天生活起居注意什么?

天热易使人心烦气躁、食欲不振、行为异常等。所以要注意调节心理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预防情绪中暑。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能量消耗大,容易疲劳。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重要一环。最佳就寝时间是22:00~23:00,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还应尽量争取午休。

人们在夏天应关注中央气象台的天

|<< << < 1 2 > >>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52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炎夏防暑8问” 的相关文章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为何要养脾?如何养脾?

长夏季节多雨潮湿,水汽上升,空气湿度大,加之或因外伤雾露、或因汗出粘衣、或因淋雨涉水、或久居潮湿之地,人体易感受湿邪而引发诸多疾病,长夏养脾的原则是“健脾祛湿”,可从日常饮食起居做起。 中医养生保健特别强调“三因养生”,即“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专家介绍,“因时养生”就是根据不...

夏季炎热警惕冰箱病,正确使用冰箱4要点

夏季炎热警惕冰箱病,正确使用冰箱4要点

夏季炎热,很多人都喜欢冷饮或者从冰箱取出食物直接食用,为此专家提醒这种习惯一定要警惕“冰箱病”。 夏季炎热,很多人都喜欢冷饮或者从冰箱取出食物直接食用,为此专家提醒这种习惯一定要警惕“冰箱病”。 1、冰箱头痛 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如果立即进食,将明显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

夏季养生重养心 日常生活5注意

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立夏”节气,意味着夏季的到来。夏季伊始,如何养生才利于健康呢?专家介绍,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立夏后,人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

夏季各地暴雨多 雨后保健防湿热

夏季空气潮湿,且温差大,容易诱发风湿病或加重病情,表现为关节肌肉酸痛不适、肿痛发热、僵硬不利等。 最近全国各地连续的暴雨,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也给人的身体带来不适。那么,如何在闷热潮湿的夏季,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高发,下面来听听专家给出的建议。 保持皮肤干燥 每逢夏季暴雨过后,皮肤科接诊的...

盛夏时节骨病患者勿贪凉

夏季不贪凉是预防各种关节痛的根本。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原本就有肩周炎及腰背痛的人不要直接暴露。 “最近天热,睡了一夜凉席,第二天就开始腰疼、腿麻。”56岁的市民常女士坦言,他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冬春天都没事,没想到大热天却犯了病。专家解...

夏季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夏季手脚冰凉,不少都是因为空调房内温度低,使自身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人体末梢部位的血液循环更为不畅,再加上天气炎热不愿运动,会加重这种情况的发生。 据了解,夏季手脚冰凉,不少都是因为空调房内温度低,使自身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人体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