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季祛湿正当时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544
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经常会下雨。热蒸湿动,湿气弥漫空间,此时人体最易被“湿邪”入侵。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暑季的脚步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经常会下雨。热蒸湿动,湿气弥漫空间,此时人体最易被“湿邪”入侵。

中医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极爱与风、寒、热等邪气互通,且难以除去,很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夏季属火,火性为阳,火气通于心,因此夏季保健重在祛湿养心,需顺应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振作精神,勿生厌倦之心,使气宣泄,免生郁结。

湿邪入侵的表现

湿气分外湿和内湿,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外在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致。因此,防止湿气侵袭人体必须将外湿拒之体外,同时还需强健体魄,防止湿自内生。

湿气所到之处,皆有不同身体表现:湿气为阴邪,一般被湿邪困住的人,往往少气懒言、精力不好、思睡、怕冷,头晕沉、头重如被物裹、总有疲惫感;阻遏气机表现为胃胀胃痛;湿困脾胃表现为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恶心欲吐;留滞肌肤可出现肢体酸痛、酸胀、沉重;下注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下注大肠则腹泻、腹痛,舌苔白厚腻。

夏季祛湿用藿香

赤日炎炎似火烧,长时间在空调屋内纳凉喝冷饮,成为必不可少的降温之法。殊不知,这正是最容易被湿邪侵袭的途径。因热气逼人汗出,人们自然喜欢到阴凉之地和空调室里乘凉,如果骤然汗止,或汗出衣里,都会使水湿停在体内经络、筋骨,肌肉等处,让人感到周身困重,四肢酸沉怠惰,有些还会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表现。另外,贪食生冷,影响了脾胃运化功能,水湿就会停在胃肠,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如可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曾记载了一剂祛湿良方:藿香正气散。里面有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陈皮、半夏曲、厚朴、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枣、生姜。其中广藿香是祛湿的,它通过香气来振奋体内的阳气,从而驱散湿气;紫苏叶和生姜是温阳的,可以把寒邪赶出去;茯苓和大腹皮是泄湿的,可以把湿气排泄出去;陈皮和厚朴是行气的,用来振奋气机。

藿香正气除了祛暑湿治疗空调综合征外,还有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肠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水土不服等功效,但因为其独特的口感,让很多人不是那么容易接受。藿香制剂经过几千年的使用,尤其是近现代人们对其剂型进行不断升级后,目前市面上有口服液、胶囊、滴丸、丸剂、散剂等多种剂型可供大家选择。但既能快速缓解症状,又方便携带、口感好,目前满足上述要求的最佳选择就是藿香正气滴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20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夏季祛湿正当时” 的相关文章

荷香盈盈润炎夏

荷香盈盈润炎夏

赏荷除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外,荷叶、荷花、荷梗还是一味中药,亦食亦药。 炎炎夏日,乡间点点蛙鸣的池塘里,常见绿荷点点,荷扇摇摇,荷花含笑,一派美妙的田园风光。宋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人李渔的《芙蕖》,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等名...

心脏病患者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心脏病患者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大大增加,心衰发生率和心脏病死亡率也会增加。 夏季气温高,想要顺顺利利的度过夏季就要注意防暑降温。 据了解,中暑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

夏季各地暴雨多 雨后保健防湿热

夏季空气潮湿,且温差大,容易诱发风湿病或加重病情,表现为关节肌肉酸痛不适、肿痛发热、僵硬不利等。 最近全国各地连续的暴雨,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也给人的身体带来不适。那么,如何在闷热潮湿的夏季,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高发,下面来听听专家给出的建议。 保持皮肤干燥 每逢夏季暴雨过后,皮肤科接诊的...

2018戊戌年夏季五运六气养生法

2018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中见太徵火运,全年气候寒热变化较大,雨水分布不均,夏天寒、湿会偏重。因此今年除了遵循“夜卧早起”“使志无怒”的“夏三月”养生原则外,更要结合运气特点加以调摄。 中医治病养生讲求“天人相应”之理,遵循自然规律,顺时颐养,《黄帝内经》有言:“智者之养生也,...

如何让自己舒适地度过夏天?

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保护体内阳气,避免暑邪侵袭,热毒积于体内。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开始烈日炎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伏阴于内,因此,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保护体内阳气,避免暑邪侵袭,热毒积于体内。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

夏天出汗属正常,异常汗多需警惕

汗腺是人体自带的“空调”,到了夏天出汗少的话,感冒、皮肤病、失眠就会找上门,但汗也是人体的晴雨表,有些异常出汗信号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告。 天一热就爱出汗,尤其是胖人,一动一身汗,让人浑身难受。其实,汗腺是人体自带的“空调”,到了夏天出汗少的话,感冒、皮肤病、失眠就会找上门,心脏病发病率更是成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