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九九重阳话养生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26
中医认为,重阳节气后,气候逐渐转凉,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是易发病的时令。此季节身体感到不适的人明显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此应注意重阳节养生,防病延年。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年10月21日是重阳节。在民间,重阳节有登高望远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中医认为,重阳节气后,气候逐渐转凉,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生理功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是易发病的时令。此季节身体感到不适的人明显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因此应注意重阳节养生,防病延年。

不宜乱进补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说,进补有利于赶走秋燥、调养生机。南京市中医院张钟爱主任强调,进补要强调量体裁衣,针对患者个体状况辨证施治。秋季进补有食补和药补两个途径。一般来说,食补适合体质较差但没有具体疾病的人,可以起到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但补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从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开始。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如果患有一些疾病和慢性病,最好通过药物进补。药补也有两种情况,如果身体尚可,可用一般的补药“平补”;如果身体亏虚较重,可用贵重的药品“滋补”。

小心“养秋膘”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秋季饮食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因为机体在经过夏季炎热的炙烤之后,人体进入了凉爽舒适的恢复期。由夏季的“掉膘”季节进入了秋凉的“长肉”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是不注重合理的饮食调节而过多地摄入高脂肪、高糖类的食品,人们就会迅速发胖。应适当选择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蘑菇、木耳、豆芽菜、山楂、荷叶等。

保护胃肠道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张钟爱建议,秋季饮食的调整要循序渐进,切勿骤进大油大肉、暴饮暴食。其次要严格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做好食品的清洁保鲜工作,严防食品污染。

秋季要“巧”锻炼

锻炼一直是国人们比较推崇的,也是很好的的生活理念。不仅是老年人选择去公园锻炼,现在年轻人也会时常去健身房。但是,锻炼也要注意节气的变化。

寒露过后,已经能够感受到“寒”的感觉了。对于老年人,平时晨练就要多穿一些衣服,注意保暖。此外,锻炼也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尽量不要出汗,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针对年轻人,寒露过后,爱美的姑娘也要收起自己的凉鞋,更要穿上袜子。小伙子也可以收起自己的短袖短裤,换上秋装。在健身房里也不能仅仅穿很单薄的运动服了。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这样可能会因为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情绪“莫悲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好像一到秋季,想到的心情就和“悲”联系在一起。也许是“寒露”过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此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所以,乘着天气凉爽之际,丰富一下自己的生活,选个气候宜人时候,出去秋游一番。大可以不伤春悲秋,而是抱着欣赏丰收果实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事物。秋季外出注意防寒保暖,“寒露”之后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带上一件厚外套,也能够享受秋日登山的乐趣。(李 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93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九九重阳话养生” 的相关文章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秋季气候多变要提防以下四种皮肤病。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芦根为芦苇的根茎,入肺、胃二经,对于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此外经常按摩迎香穴,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预防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立秋过后,天气虽然炎热,但已是阳降阴生之季。年轻人对季节变化可能不敏感,但年老体虚的人则要注意早晚加减衣服。 阳历8月里包括两个节气:立秋和处暑。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从这天起,气温应该逐渐下降,但事实上,进入立秋后天气还是很热。不仅南方如此,就连北方地区也没有黄叶飘零的现象,只是昼夜温差加大而已。...

秋季保健重“七防” 防暑、防燥、防悲伤

秋季保健重“七防” 防暑、防燥、防悲伤

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人的生理活动一定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以秋季保健必须重视以下七防。 秋季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特别是“白露”节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人的生理活动一...

秋天养生6要诀 饮食调养吃什么

秋天养生6要诀 饮食调养吃什么

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下面6个要诀: 一、忌...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