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初秋天微凉 养胃护胃保健康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600
秋季是寒暑交替时节,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气温冷暖多变,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很容易导致新病徒生或旧病复发,尤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

入秋后,到医院看胃病的人多了起来。由于季节因素,胃病在秋冬季会比夏天多发一些,一方面是天气转凉,大家胃口大开,一下子猛增的食量会使胃部不适应,产生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不适,严重的还会加剧胰腺、肝脏等分泌胰液和胆汁,产生急性胰腺炎、胆囊穿孔和肝脏负担加重的后果。另一方面秋季是寒暑交替时节,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气温冷暖多变,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很容易导致新病徒生或旧病复发,尤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所以秋季要把养胃护胃进行到底。

饮食有节 嵇康《养生论》说:“饮食不节,以生百病。”随着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大鱼大肉等美味佳肴吃得太多,会加重胃肠负担,出现肠胃饱满,使人感到腹中闷胀症状,体内的“真气”不能畅通地运行,所以日常尽量要少吃,一般以七、八分饱为宜。吃饭过程也要细嚼慢咽,一方面可以充分咀嚼,减轻胃肠负担,也可以使食物更好的消化吸收。

饮食规律 饮食要有规律,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食之有时,脾胃适应了这种进食规律,用餐时便会为消化食物做好准备。这样才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正常地进行。

由于秋季多燥,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可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益胃生津之品。食物品种也尽量不要太杂,少吃辛辣。

此外,胃若有不适,要及早处理。“冰冻三尺,非一日寒”,胃病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如胃溃疡到胃穿孔,病情要经历好几年的时间。因此,胃有不适,隐痛等出现时要格外留神,应及时就诊。如确诊是胃溃疡,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些抗溃疡的药物,早期的可以很快痊愈,部分有的可能会出现恶性肿瘤。

做好保暖措施 胃喜暖怕冷,喜润恶燥,秋季天气凉爽,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平常要注意胃部保暖。晚上可用热水袋或温热贴贴敷脐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89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初秋天微凉 养胃护胃保健康” 的相关文章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秋季脾胃多疲惫 进补之前重养胃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进入秋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而且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前重在养胃。...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底到9月中旬之间。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尽管处暑已过,然而多地“秋老虎”仍盛行,闷热、高温、潮湿的天气让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下降,出现乏力、倦怠等症状。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

“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秋季困乏”,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在夏秋换季时所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机体调节过程,属于身体的自我保护行为。 初秋时节,不少人都会产生莫名的倦意,整天睡眼惺忪打不起精神,甚至有人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其实,这种疲惫、嗜睡的现象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在...

秋季保健重“七防” 防暑、防燥、防悲伤

秋季保健重“七防” 防暑、防燥、防悲伤

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人的生理活动一定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以秋季保健必须重视以下七防。 秋季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特别是“白露”节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人的生理活动一...

秋季养生警惕“秋伤于燥”

“秋伤于燥”多与“肺”脏相应,肺主皮毛,故有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的现象。 近来门诊不少患者普遍反映唇口舌咽干燥,手指甲周围皮肤干燥起皮。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喻嘉言曾在《医门法律》“秋燥论”一篇指出:“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秋分以后之燥,秋伤于燥。”常有言秋分后天气“燥”,而实则霜降前后才为“...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专家强调,秋季养生,重在“六宜”。 又到一年入秋时。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秋老虎”虽然还在发威,但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大家也应该着眼于秋季的养生安排了。 一年有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