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73
深秋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秋季气候多变要提防以下四种皮肤病。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秋季气候多变要提防以下四种皮肤病。

皮肤瘙痒症

秋高气爽,空气中的湿度也下降,皮肤容易干燥,引发瘙痒,尤以双侧小腿多见。特别老年人,由于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减退,皮肤更加干燥。另外,一部分人喜食辛辣刺激食物,也会加重皮肤瘙痒。

防护措施:1.不宜洗澡过勤,水温不要太热,洗澡时不要使用碱性肥皂和浴液,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洗浴后可用凡士林等涂抹加强保湿防护;2.饮食方面,多食一些富含维生素B、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苹果、橙子等。海鲜、辣椒、酒等刺激之品尽量少食用;3.在比较干燥的部位,如四肢、足跟、手掌等部位每天可以擦润肤乳;4.皮肤痒时,切不可用热水洗或者抓挠。

虫咬性皮炎

本病多由螨、蚊等叮咬引起,或与秋天气温骤变、温差大及食用某些食物如鱼、虾有关。儿童较为常见,皮疹多发于躯干及四肢伸侧,皮损常局部红肿,可表现为丘疹、丘疱疹等,顶端常有小水疱,自觉瘙痒,皮疹往往1~2周消退,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新发皮疹可反复出现。

防护措施:1.外出时穿长衣长裤,做好防护措施;2.随身携带风油精类搽剂,叮咬后可立即涂抹,有利于减轻局部反应;3.家养宠物要勤洗澡减少感染率;4.过敏体质者及小孩抵抗力差,平时应避免去草丛等蚊虫多的地方;5.过敏体质者需忌口,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食海鲜;6.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室内尽量不摆放植物;7.换季衣物洗晒后再穿。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反复发作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秋冬季节天气干燥,症状往往容易加重。

防护措施:1.有银屑病病史的患者要多喝水,成人每天需要饮水1500~2000毫升,多吃梨、黑木耳、冬瓜等新鲜蔬果,限制煎炸、油腻、盐腌等刺激食物;2.上呼吸道感染是该病的重要诱发因素。秋季早晚温差大,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诱发该病;3.住所尽量阳光充足,避免潮湿;4.选择纯棉、宽松、柔软的贴身衣服,衣服在洗涤时一定要清洗干净;5.精神因素对银屑病患者的病情有很大影响。因此,银屑病患者应该让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链球菌或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一般中青年女性较为常见,秋季是该病的高发季节。皮疹常常表现为散在分布的数个皮下结节,稍隆起皮面,伴有压痛,多见于双下肢伸侧。可自行消退,但常复发。

防护措施:1.秋季天气转凉,注意防寒保暖,多喝水,避免着凉感冒;2.避免劳累、久行久站,防止下肢血循不畅;3.多吃祛湿热的食物,如薏苡仁、绿豆、赤小豆、冬瓜等,忌吃鱼虾、酒、辣椒等辛辣、油腻之品;4.一旦发病,要卧床休息,适当抬高患肢。还要寻找病因,对症治疗。

中医认为,皮肤与脏腑、经络联系密切,中医药对于皮肤养生防护及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论治。有诸内必形诸外。防治秋季皮肤病,要从调养身体内部开始,方可收到理想的疗效。对于已经患病的人,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切勿盲目用药,轻信偏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843.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的相关文章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中医素来有“天人相应”之说,秋凉一至,花木零落,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出现“悲秋”之感。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本是一个收获而又充满诗意的浪漫季节。但随着秋风乍起,秋雨连绵,万物萧条,不由呈现出...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处暑过后燥邪犯肺 调养法则“宣、润”为贵

中医针对燥邪犯肺的调养法则一方面要“润”,即补充津液、滋阴润肺;另一方面还要“宣”,即宣通气机,宣散邪气。 处暑一过,凉爽的秋风逐渐拉开了秋天的大幕,天气一改暑季的炎热潮湿,给人们送来了秋高气爽的感觉,而与此同时,另一种邪气——燥邪也应时而生,作为秋天的主气,随时可能侵犯人体。 燥邪是六淫之一,...

立秋之后天多变 适当调补正当时

立秋之后天多变 适当调补正当时

秋燥伤肺的易感人群大致有:老年人、儿童、体弱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此外还有长期疲劳、生活不规律等所致的亚健康状态者,这些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弱,所以就容易被秋季的燥邪所伤。 “三伏不到秋来到”,不等秋天真正到来,立秋先到了。立秋过后,白天虽然依然炎热,但至...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秋季困乏”不是病,饮食起居来调整

“秋季困乏”,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在夏秋换季时所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机体调节过程,属于身体的自我保护行为。 初秋时节,不少人都会产生莫名的倦意,整天睡眼惺忪打不起精神,甚至有人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其实,这种疲惫、嗜睡的现象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它并不是疾病,而是人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