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生命季节健康养生之十二时辰养生法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3-07)养生文化53

  这是健康之道,养生之道,长寿之道。生命季节,顺应自然规律,把握生命季节,相约美丽人生!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

  丑时:肝经当令,丑时指凌晨1点到3点。

  寅时:肺经当令,寅时指凌晨3点到5点。中医的经络也是从肺经开始的,所谓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天真正的开始从寅时开始的。

  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的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如果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中医有一句话,就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肺是阴主内,大肠是阳主外。

  辰时:胃经当令,辰时指早晨7点到9点。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络,胃痛就是胃经的问题,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属于胃经病。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青春痘的治疗也要从胃经治。

  巳时:脾经当令,巳时指上午9点到11点。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

  午时:心经当令,午时指中午11点到13点。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子时和午时,午时的特点就是午时-阴生。睡子午觉最为重要,睡不着闭一会眼睛都有好处

  未时:小肠经当令,未时指下午13点到15点。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

  申时:膀胱经当令,申时指下午15点到17点。在中医里号称太阳。它是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酉时:肾经当令,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肾主藏精。什么是精?人的精,就像家里的“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

  戌时:心包经当令,戌时是指晚上19点到21点,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人应在这时准备入睡或进入浅睡眠状态。心包经又主喜乐。所以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去有些娱乐。

  亥时:三焦经当令,亥时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生命季节健康养生之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第1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304.html

分享给朋友:

“生命季节健康养生之十二时辰养生法” 的相关文章

每天站一会儿

工作时,每隔一段时间我都站一会,刚开始觉得别扭,感觉自己是“另类”,但想想自己的健康,也就硬着头皮“站”着。练习一段时间,感觉工作时精神状态好多了,干活也起劲了。 长期坐着工作,腰酸背疼不说,而且还有轻微的失眠症,体力也不断下降。有一次,与朋友一起去锻炼时抱怨坐着太累,朋友淡淡一笑,何不站着工作?...

养生有五难 名利数第一

中医古书《答难养生论》中提出养生有五难,是哪五难呢?“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 中医古书《答难养生论》中提出养生有五难,是哪五难呢? “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