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生活百科5年前 (2020-06-20)养生文化705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一种垂体加压素,把体内的液体留在循环中,不要走到肾里面形成尿液。

  正常人夜间一般的尿液量是300~400ml左右,年轻人睡觉一宿到天亮,400ml尿液可以储存8个小时。

  中老年人就反过来了,夜间垂体加压素分泌减少,所以晚上形成的总夜尿量会增加。

  另外一个原因是,中老年人膀胱的储尿功能没有发挥正常水平,每次不到200ml,就会有明显尿意,从而被憋醒,造成起夜频繁。

  


  02

  夜尿频繁,可以试试这样的方法

  第一,饮水时间要选择好,睡前3小时,喝点水润润嗓子是可以的,但是不要习惯性的喝很多水,这样晚上尿量一定会增加。

  第二,喝的饮料种类也有不一样。在白天时,尤其上午可以适度的多喝一点水,到了睡觉前,尤其不要喝茶和咖啡,因为它们都是利尿的,这样的话,夜间的总尿量会减少一些。

  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午间休息时,可以用一个软的垫子,把双下肢垫高15度左右,这样腿上的水分就会更多地被肾脏排泄掉,或许夜间的夜尿次数就能减少一次。

  另外白天还要适度地走路,因为走路时的肌肉收缩,会像一个泵一样挤压静脉,这样腿部的水分又会送到肾脏排泄出去,夜间的夜尿次数又可以少一次。

  03

  一旦执着于养生,反而离养生越来越远

  有一种“中年养生党”人群,言必称养生,言必称这个东西不符合黄帝内经的理论,但是我们一旦执着于这些东西的时候,反而会给你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焦虑,因为养生而变成了一种对养生的执着。

  所以我特别赞成老子的一句话叫“上德不德”,真正的养生也是“上养不养”。

  我们观察孩子小的时候,他对睡觉的态度是根本不想睡,实在困得不行时,才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玩具才睡觉。他本来不想睡觉,结果一倒下就能睡着,而且睡眠质量非常好,这叫婴儿睡眠心法,也叫无为睡眠法,无心而为。

  


  04

  睡不着的时候,那就让自己保持清醒

  我们小时候真的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要去掌控的东西太多,所以当我们试图去掌控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东西离你越来越远。

  我们有一种训练方法叫从「行动」变成「存在」,心理学术语叫form doing to being,doing是行动模式,being是存在模式。就是不再去刻意干预,只是去觉察,而不要过多地去做什么。

  不要为了睡觉去睡觉,不要在睡觉上做太多的事儿,你越是做太多事儿,发现睡眠状态越糟糕,越想睡着越睡不着。

  所以如果睡眠本身已经让你产生抓狂的感觉,我们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放弃对它的控制,甚至可以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比如让自己保持清醒,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反而就能睡着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910.html

标签: 养生
分享给朋友: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 的相关文章

视觉污染危害健康却无形

一谈到养生保健,防止污染伤害健康,人们首先会想到污染的空气、肮脏的水源、杂乱的声音和可怕的辐射,但很少会想到视觉环境的污染。 苏轼与高僧慧觉禅师谈佛论经,望窗外修竹感慨不已,草成一首《於潜僧绿筠轩》。诗中有“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除了赞颂竹之高洁与虚心,做人当效仿之外,是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

要长寿,常吃“素”

长寿之道讲求“无为而治”,粗茶淡饭看似价廉,却能让自己有个好胃口好睡眠,是培养厚德载物仁者情怀的养生要诀。 长寿之道讲求“无为而治”,粗茶淡饭看似价廉,却能让自己有个好胃口好睡眠,是培养厚德载物仁者情怀的养生要诀。《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食并非寺庙吃斋念佛之人吃的饭...

赏陆游诗 学保健法

陆游之所以有良医之才,与他幼年身体不好,常常吃药是分不开的。陆游虽出生官宦之家,但由于幼年体弱多病,刚满50岁就出现身体虚弱,齿摇须白的衰相。 诗人陆游精通医学。在他近万首诗歌中,有不少记录了他三十多年的养生心得及悬壶生涯。甚至也可以这样说,陆游的很多诗歌,其实就是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良方。养生如...

古今名人抑怒养生

生活中,常有人为一些鸡毛蒜皮小事发怒气,不仅伤了朋友间的和气,还有损自己身体健康。请看一下古今名人遇不顺心想发怒时,如何抑怒养生。 生活中,常有人为一些鸡毛蒜皮小事发怒气,不仅伤了朋友间的和气,还有损自己身体健康。请看一下古今名人遇不顺心想发怒时,如何抑怒养生。“佩韦以缓气”的西门豹 《韩非子》载...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