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须知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2-27)秋季养生91

不知不觉已经入秋啦,快来跟我一起秋季养生吧!

1⃣️饮食调理。

1、多食柔润食物,如梨可清心润肺、降火生精; .银耳可补肾润肠、美容提神;葡萄可利小便、滋阴除燥。

2、多食酸味果蔬,补脾胃、养肺防燥、润肠通便

3、少食葱姜蒜、韭菜等辛味食材

4、适当饮茶

5、胃炎者以温.软.淡.素鲜为宜,不吃过冷.过硬.过黏食物

2⃣️生活起居调理上

1、精神调理:保持神志安宁、培养乐观情绪。

2、起居调理:早睡早起、初秋可适当秋冻(老入/小孩除外)

3、防病保健:饮食卫生防肠炎、适当服用维生素或润肺化痰的中药(如麦冬、百合、沙参、川贝等)防秋燥。

3⃣️运动调理

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相应的锻炼项目,如跑步、球类等;运动量较其它季节增大,运动后没有身体不适为宜。

4⃣️自我保健

1、吐纳健身:晨起洗漱后,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分3次咽下;稍停片刻缓缓做腹式呼吸,反复30次。

2、预防秋燥:少量多次饮水,1500-2000mI/天;多 吃疏是少吃辛辣食物;洗澡时选用刺激性小的香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201.html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须知” 的相关文章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人原意也许仅是描写宜人秋色,但却于无意中说出了秋日养生的道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人原意也许仅是描写宜人秋色,但却于无...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各种年龄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跟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等有关。 十一假期过后,秋色渐显,但早晚温差还是很明显。最近一段时间,到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明显增多。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内内科主任李燕提醒,入秋后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立秋后养生“四原则”

立秋后养生“四原则”

立秋后,气候是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根据中医顺应四时养生原则,秋冬养生宜“养收”,入秋后养生要注意以下“四原则”。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日,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即指暑去凉来。立秋后,气候是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

秋分天渐凉 四大养生细节保健康

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冒。此外,以下的四个养生细节也要注意。 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

防治秋燥 养阴益气是关键

防治“秋燥”,养阴益气是关键,养阴可以防止肺燥,益气可以温养肺气。 防治“秋燥”,养阴益气是关键,养阴可以防止肺燥,益气可以温养肺气。养阴益气,则应该从生活的多方面入手。 吃 多饮生津 宜:多吃蔬菜、水果,能补充人体的津液,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还可多喝些以蜂蜜、百合、莲子、胡萝卜、藕、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