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又是一年白露到,养生有5个“要点”,现在记好,秋天健康度过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8)秋季养生82

又是一年白露到,养生有5个“要点”,现在记好,秋天健康度过  秋天养生 第1张

#生命摆渡人#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165°时即为白露。

白露节气,一般是从每年的9月7日前后开始,到9月22日前后结束。

古人认为:白露节气之后,“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意味着从白露节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尽管白昼阳光温暖,但太阳一下山,气温就会很快下降,出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秋季又是燥邪当令的季节,因此,风、寒、燥是白露时节的气候特点,容易出现感冒、咳嗽、口干、便秘等不适。

又是一年白露到,养生有5个“要点”,现在记好,秋天健康度过  秋天养生 第2张

白露时节应该怎么去养生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醒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白露不“露”古代民谚有云:“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提示白露时昼夜的温差很大。

因此,古人提出“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意在提醒人们白露节气白天虽然暖和,但早晚偏凉,这时既不能打赤膊,也不能打赤脚,尤其要注意保护好头、颈、背、腹、足这些重点部位,否则就容易着凉,出现感冒、咳嗽、头痛、腹泻等不适。

二、睡好子午觉《黄帝内经》提出,秋日起居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是为了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有利于舒展肺气。

此外,对于睡眠不好的朋友和老年人,特别提出要睡好子午觉。

所谓“子午觉”,就是在每天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胆经运行)、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心经运行)最好能够睡个觉。

古代医家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

现代研究发现,晚上0-4点,人体肌肉和器官的代谢都会减低,同时也是肝胆排毒的重要时间,最好能够睡觉休息。

中午12-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午睡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

有数据分析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因此,睡好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之道。

又是一年白露到,养生有5个“要点”,现在记好,秋天健康度过  秋天养生 第3张

三、食宜甘润缓秋燥白露节气,“秋燥”,易伤人津液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

因此,除了要“减辛增酸”,还要多吃一些味甘而润的食物,比如山药、甘薯、百合、麦冬等等。

预防秋燥,可适当地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果蔬,如猕猴桃、梨、莴笋等。

有慢性肺病的朋友可以服用一些润肺化痰、益气滋阴的中药,缓解燥邪伤肺带来的不适,如人参、南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推荐两款药膳给大家。

药膳:百合银杏炒鸡

材料:百合、银杏各150g(均需浸泡1-2小时,焯水备用),无骨嫩鸡肉300g。

功效:益肺肾、补虚劳、定喘咳、缓秋燥。

药膳:扁豆山药粥

材料:白扁豆、怀山药各30g,粳米100g

功效:益气健脾,祛湿止泻,适用于脾虚受凉易腹泻,易疲乏者空腹服用。

解析:此药膳出自《本草纲目》。中医学理论认为,脾为肺之母,健脾气可补肺气。

四、勤练呬字功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卫生歌》云:“秋呬冬吹肺肾宁。”

清代御医龚廷贤《寿世保元》中也提到:“以呬字治肺气。”

呬字功是我国传统养生功六字诀之一,做呬字功最大的好处是调理肺气,兼有润肺的作用。

具体方法如下:(取站位或坐位)吸气时,轻闭口唇自然吸气,呼气时,口角微微用力,口唇微向后收,上下牙齿相对留有缝隙,舌尖轻抵于缝隙内,呼气发“呬”声,同时双手手掌指尖相对斜向上举起,高过头部10厘米左右,呼气将尽时将两手恢复置于体侧。

如此循环往复做36次或72次为一组,根据个人情况每天做3-5组,有助于调理肺气,改善肺功能。

五、做做鼻子保健操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特别是在白露之后,气候往往比较干燥,早、中、晚的温、湿度变化较大,对鼻子的影响也比较大,容易出现鼻干,打喷嚏,流鼻血等诸多不适。

又是一年白露到,养生有5个“要点”,现在记好,秋天健康度过  秋天养生 第4张

除了之前提到的多吃甘润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外,白露时节我们应特别注意鼻子的保健。

如有鼻腔干燥,甚至出鼻血,可以滴入少许芝麻油或薄荷脑滴鼻液滋润一下鼻腔。

另外,鼻子周围穴位丰富,如迎香穴、人中穴、四白穴、睛明穴等。

可以通过按摩刺激这些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防治鼻炎、改善视力、缓解神经衰弱的作用。

推荐做做简便易行的鼻子保健操:

第一节:用双手食指的指腹,从鼻根部沿着鼻梁,自上而下,轻轻地按摩4个八拍;

第二节:沿鼻子绕颧骨周围按摩4个八拍;

第三节:点按迎香穴,4个八拍;

第四节:将双手掌大小鱼际搓热,用双手手掌捂在鼻子和双眼上,热敷2个八拍,再轻轻地拍打2个八拍;最后,闭目进行10次深呼吸收势。

这套鼻子保健操可连续做2遍,或早晚各做一遍,达到增强鼻部的抵抗能力,起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作用。

(编辑Rainbow。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 谭超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733.html

标签: 秋天养生
分享给朋友:

“又是一年白露到,养生有5个“要点”,现在记好,秋天健康度过” 的相关文章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人原意也许仅是描写宜人秋色,但却于无意中说出了秋日养生的道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诗人原意也许仅是描写宜人秋色,但却于无...

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过了中秋节,凉爽干燥的天气中渐渐透出些寒意,秋冻锻炼是有讲究的,头、脚不能冻。 “春捂秋冻”是人们所熟悉的养生谚语。过了中秋节,凉爽干燥的天气中渐渐透出些寒意。随着气温的降低,有的人认为“秋冻”可以增加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在天气变化的日子里,特意地不加衣服,不戴帽子,不换鞋袜。其实,秋冻锻...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阿胶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可参考阿胶食谱进行饮食调养。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就是说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 秋收时节天气凉爽,很多人不再苦夏,脾胃似是大开,再加上“贴秋膘”的正当理由,往往堂而皇之地大补特补,一不小心就闹个秋燥。您可以仔细回想...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底到9月中旬之间。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尽管处暑已过,然而多地“秋老虎”仍盛行,闷热、高温、潮湿的天气让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下降,出现乏力、倦怠等症状。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

立秋之后天多变 适当调补正当时

立秋之后天多变 适当调补正当时

秋燥伤肺的易感人群大致有:老年人、儿童、体弱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心脏病患者,此外还有长期疲劳、生活不规律等所致的亚健康状态者,这些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弱,所以就容易被秋季的燥邪所伤。 “三伏不到秋来到”,不等秋天真正到来,立秋先到了。立秋过后,白天虽然依然炎热,但至...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秋季养生得当,对于健康过冬有重要意义。但是错误的养生方法不仅不会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正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多发期,如何保护身体健康成了养生爱好者关注的话题。专家介绍,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