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药师论养生——养生文化渊源浅议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4)养生文化68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非常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的(当然,比如佛家认为这是缘分,具有必然性),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由生到死这个生命过程。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自身的一些行为,有助于保护身体和生命,可以延年益寿。经过上千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的总结便形成了养生文化。有关养生的理论典籍和实用方法,是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养生文化,是具有原创性的文化,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生养”一词的出现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即保养生命的意思。第三章,养生主,庖丁解牛一节中有: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养生理论的初步形成

上古夏商时期食养、导引、针药养生萌芽,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自然无为,重视精气神调护;儒家守中庸,致中和,重视寡欲的精神调摄等为养生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黄帝内经》为养生理论奠定基础,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法于阴阳、天人相应、顺应四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形与神俱。

养生理论不断丰富与具体化

秦汉时期养:《伤寒杂病论》重视顺应四时、避邪慎养,固护脾胃、饮食调摄,未病先防、防微杜渐。《春秋繁露》进一 步发展气-阴阳-五行养生观;《论衡》提出生死寿夭,延年之道,《淮南子》倡导形、气、神兼养。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嵇康在《养生论》提出形神兼养、清虚静泰;《黄庭经》提倡积精保精、吐纳服气、存思 内视;《抱朴子》重视玄道守一、积善累德、兼采众术;《养性延命录》兼融三家、认为我命在我、守静食诫;孙思邈融通多派养生文化,承袭道家“精气神”养生思想,惜精炼精,啬神保神,提倡少私寡欲 、心灵虚静。

宋金元时期:养生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程朱理学、金元四大家在食养、机体不同阶段养生方面提出新的观点。

明清时期:脏腑养生突显(如温补命门、脾肾双养),药物养生渐进发展(药膳),综合调摄推动养生全面发展。

药师论养生——养生文化渊源浅议  养生文化 第1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399.html

标签: 养生文化
分享给朋友:

“药师论养生——养生文化渊源浅议” 的相关文章

古琴的养生心法

古琴和中医均起源于中华民族文化,包涵了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古琴音乐借助声音调身、调心,中医借助针灸、汤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其核心理念是从不同的角度平衡身体阴阳,达到祛病强身的作用。 古琴和中医均起源于中华民族文化,包涵了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阴阳平衡。古琴音乐借助声...

中医偏方歌

中医偏方歌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高血压。胡椒去寒又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 作者:赵国明...

更年期女性要学会“偏食”

更年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却给人带来很多不适,尤其是女性朋友。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和孕酮水平降低,造成身体各系统改变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症状。 更年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却给人带来很多不适,尤其是女性朋友。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和孕酮水平降低,造成身体各系统改变出现一系列生理...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论

《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养护生命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四时养生、情志调摄、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按摩导引养生等等,内容相当丰富。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渊薮,其主要著作者为黄帝的医药顾问岐伯以及岐伯学派的弟子们。《黄帝内经》全书162篇中有40多篇的内容涉及研究人体生命的变化规律,探讨衰老的机理,寻找增...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