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4)养生文化56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

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养生文化 第1张

易经养生的「一源四支」

中华文化的结构可概括为“一源三流两支五经”。“一源”为易,“三流”为儒家、道家、中国化的佛家,两支为国医和国艺,五经为《易经》《内经》《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

中华养生学的第一理论经典《黄帝内经》中,《素问》开篇即以极大的篇幅结合人体生命的规律谈养生,鼓励世人效法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能够健康地享有上天给予人体的自然生命长度和生命质量。这是易经养生中以《黄帝内经》为外易,从医家的角度阐释养生。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养生文化 第2张

此外,“国学养生”具体落实到一个个养生个体时,其基本知识结构里常常包含有这样一些要素:比如少习儒业、习举子业、幼承庭训、章黄一脉等,这是儒家学问一脉的承传有序;又比如冲龄慕道、雅好神仙、好谈老庄等,这是道家一脉的统绪;再比如说兼好释典,这表示受到了佛家思想的影响;还有易医并进、佛道并修等,这些都是表明在学术渊源上有“易家”“医家”的根砥。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易经养生的学术渊源是一个源头——易学,还综合吸纳了四个支流的思想——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尤其是以医家的诊疗实践为基础的养生学更是被中国老百姓所信服、采用。笔者综合前贤论述结合个人研究和实践,提出“国学养生”概念,创编“易道养生功”,创立“易道主干,三教合易”学说,主张“易魂佛心,儒风道骨,医易并用,五经归元”,奉行以内求实修打通生命觉悟之路,这本质上也是易经养生“一源四支”的精神主旨、核心价值和实践经验的精华。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养生文化 第3张

易经养生的核心思路

易经养生的“生命哲学”是打通修心并养生的必由之路,是先祖从易经六十四卦养生的角度总结出来的,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悉人事而总结提炼出来的,是老祖宗经历过的呵护人类身心健康的心得体会。这些智慧和方法能教会现在的我们一些“比吃更重要的养生方法”。

比如东晋葛洪有一句名言“我命在我不在天”。意思是,生命在于自己的选择,而非由外在的因素所决定,这种“内求”的、自由做主的思想,是易经养生的核心精神之一。内求是中国人独有的智慧,其实人的一生很简单,就是从零到一,再从一到零。所以,人生要有归零心态,有的人会问:现代人对金钱和财富有高度依赖。其实,如果思路没变,这种对物质条件的依赖状况就很难改变。依赖物质条件,说到底还是一种“外求”的思路,依仗外部条件去实现目标,这个方法很辛苦、不可控、不自由。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养生文化 第4张

中国人智慧高明之处就在于很早就推崇一种“内求”的思路。养生以“内求”,就是内求自身具足的精、气、神。从道家看,人体健康的根基是元精、元气、元神。元精与人的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内求的养护元精就要节欲保精,减少消耗。而元气、元神,则需要经过元精的长久养育,才能相应的圆满。元精好比是土壤,元气好比是养分,元神则好比是植物,所以,内求的养元精是重中之重。

具体的内求养元精的方法可以是经络按摩,重点穴位有两个:第一个穴位是下丹田,中医叫“关元穴”,第二个穴位是“命门穴”。用掌心“劳宫穴”位置来按摩这两个穴位能起到保养元精的效果,因为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心藏神,按摩保养肾中元精的穴位,心肾相交而精生神满。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养生文化 第5张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养生文化 第6张

易经养生的六大主要方法

易经养生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家之长,而具体落实方面尤以医家见长,因此易经养生的主要具体方法与中医学相通。《黄帝内经》在《异法方宜篇》里确立了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六大医术:砭石(刮痧)、针、灸、中药、导引、按跷(功法),这些方法同时也是易经养生的具体方法。此外还有道家的存神、辟谷、服食等方法,儒家的养气、静坐等,禅宗的禅修、思维修等,都是易经养生的具体方法,可以因人而异选用。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养生文化 第7张

其中导引术能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群的养生,其源于上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行。导引的“引”是要引动肢体,还要以意念引导气在体内经络的运行。“引”所作的俯仰、屈伸,“导”所作的呼吸、行气、按摩等,两者相配合,既能锻炼形体,又修养精神,人体通过导引运动,可以帮助消化、通利关节、促进血液循环、疏经通络,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原文刊于《中国中医药报》

公众号:张其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400.html

标签: 养生文化
分享给朋友: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的相关文章

夫妻亲热也得讲究时间?提醒:再怎么心急,这7个时间段都得缓缓

夫妻亲热也得讲究时间?提醒:再怎么心急,这7个时间段都得缓缓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之下,“性”一直都束缚在阴暗的角落。随着近些年对“性观念”的开放和知识普及,大家对“性”的了解也逐渐多了起来。  夫妻间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性生活”,它不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更是夫妻感情的调和剂。    当然,性也需要建立在平等、自愿等基础上进行,同时选择天时地利也非常重要。 ...

生活规律是养生前提

《黄帝内经》记载,上古时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其原因在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此可见,生活有规律性,人就会延年益寿;生活没有规律性,人就会早衰短寿。 《黄帝内经》记载,上古时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其原...

生活压力大 笑笑保健康

如果每个人都在笑,就会产生笑的文明、笑的健康。要是能长期坚持下去,甚至可以返老还童。笑就是缓解疲劳的“灵丹妙药”,延年益寿的“金玉良方”。 如果每个人都在笑,就会产生笑的文明、笑的健康。要是能长期坚持下去,甚至可以返老还童。笑就是缓解疲劳的“灵丹妙药”,延年益寿的“金玉良方”。 人们都知道一句老...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年轻人养生 规律生活挺重要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世界保健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世界公众对保健领域的认识,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如今,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健康。海河医院营养科主任宁华英、天津专业健身教练王爱斌提醒,年轻人应该正确养生,保持健康体魄。  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

想要养生,那就种花养草吧!

想要养生,那就种花养草吧!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花花草草有种天然的感情。当时我们家的院子里,种满了我从各处搜罗来的花,有各色的月季、菊花、玉簪等,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草花。每到春天,月季花开,芳香四溢,其他的花也次第开放,真的是美不胜收啊!  后来,到城市求学,远离了农村,总感觉生活少了一点什么。再后来,毕业工作、结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