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季如何养生(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3)夏季养生161

夏季如何养生(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夏季养生 第1张

夏季,指的是农历四、五、六这3个月,又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自立夏后天地始交,万物葱茏;而芒种夏至烈日炎炎;至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天地出现酷热与潮湿的双重现象。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对应的人体则出现外热内凉、上热下湿的双重特性。

夏天炎热多雨,气候的湿为长夏之主气;夏季五行属火,对应人体五脏之心脏,夏天的特色是生长,所以夏季养生注重心脏的调与养,着眼在“长气”两字。根据夏季热升雨降的特点,养生需注重清热袪湿防暑湿;根据夏季心热肾凉的特点,养生需注重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保持水火既济的健康状态,具体归纳为4个方面:作息的早与晚、心神的疏与摄、饮食的苦与温、锻炼的动与静。

作息的早与晚夏天昼长夜短,阳气充盛,根据夏天阳气主动、主升散、主宣泄通畅的特点,作息时间应该是晚睡早起。早起兴奋精神以顺应养阳以劳,多享受太阳的光照,增加活动的时间。晚睡养阴以静,以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

夏季睡子午觉最养生,分别是在中午和晚上的11点到1点间入睡。在这两个时辰入睡可助养阴、养阳,使人体趋向“阴阳调和”的健康状态,缓解夏乏。而适当的午休,可使心和大脑得到休息,保持精力充沛。

心神的疏与摄夏季养心顺应“夏长”的特性,借助夏天季节散发,把淤滞恼怒的情绪宣泄出去,保持情志舒畅、心神和缓的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喜大怒大悲后,致使情绪波动过于剧烈而伤心。

这里推荐道家养生之内呼吸法:静坐,以鼻带领、吸气过脐下、呼气不出心(膻中穴)。如此三十六次。则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心神安静,精神调摄,情绪愉悦,如此沉心入肚,心静如水,自然凉爽了。

饮食的苦与温夏季心旺肾虚,虽大热,但不宜吃冷饮、冷食等。夏季心热长湿主气,而苦味入心经。苦味食物大都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此时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苦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夏季人体温度如窑洞般外热内凉,心火旺而肾寒凉,所以要养成喝热茶、不吃冷饮的习惯。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就是指姜之热气对振奋脾阳气有帮助。在夏季喝高丽参炖鸡汤,通体发汗、把夏季体内的寒湿排出,是“以热治热”的巧妙方法。夏季如吃生冷、虽痛快一时,但饱腹受寒,埋下健康隐患。总之,夏天每日饮食宜进温补,不应大饱,忌进冷饮。

锻炼的动与静夏季养阳要顺应拔节成长“使志无怒”的趋势,同时应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注意“夏不敞胸,热不凉背”的要点,劳逸结合,以保护人体的阳气。

运动宜选择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者傍晚进行。可在公园、森林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此外,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径、抚松竹,还可以在环境清幽的室内读书习字、品茶吟诗、观景纳凉。

夏季养生,推荐三种清心火、补肾水、醒脑神的穴位按摩方法:

1.按摩大陵穴(在手掌侧的腕横纹正中)来清热泻火。

2.按摩太溪穴(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来滋补肾阴。

3.按摩神门(手掌腕横纹尺侧端处)以安神除烦。

以上穴位以手指按压即可,连续按压或者一压一放均可,每次3分钟。另外,每日梳头一二百下,不得梳着头皮,当在无风处梳之,自然去风明目醒神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235.html

标签: 夏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夏季如何养生(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的相关文章

祛寒补虚借天力 冬病夏治三伏天

祛寒补虚借天力 冬病夏治三伏天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是根据《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

夏季祛湿正当时

夏季祛湿正当时

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经常会下雨。热蒸湿动,湿气弥漫空间,此时人体最易被“湿邪”入侵。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暑季的脚步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经常会下雨。热蒸湿动,湿气弥漫空间,此时人体最易被“湿邪”入侵。 中医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极爱与风、寒、热等邪气互通,且难以除去...

夏季属火应于心 凉血养心最养生

夏季属火应于心 凉血养心最养生

夏三月阳气大放,夏属火应心,心为阳脏,所处上焦,为阳中之太阳,夏三月人的阳气主要集中于心。 夏,是怒放,是生长。适度“放纵”以待秋。夏长正是为秋收,自然之法则。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炎暑将临,雷雨增多,万物进入旺盛生长时节。此时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

夏季养生重养心 日常生活5注意

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立夏”节气,意味着夏季的到来。夏季伊始,如何养生才利于健康呢?专家介绍,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立夏后,人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

如何让自己舒适地度过夏天?

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保护体内阳气,避免暑邪侵袭,热毒积于体内。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开始烈日炎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伏阴于内,因此,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保护体内阳气,避免暑邪侵袭,热毒积于体内。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夏季在五行中...

立夏后养生 记住“三增三减”

立夏前后要格外注意做好各脏器的调养,为盛夏后身心渐入佳境奠定坚实基础。 立夏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季拉开序幕。气温渐升,日光渐燥,身体各脏器也随之发生不小的变化。作为暮春与盛夏的过渡期,立夏前后要格外注意做好各脏器的调养,为盛夏后身心渐入佳境奠定坚实基础。 1、养心神,增静减怒 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