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在秋季,如何顺应季节好好养生?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9-13)秋季养生115

霜降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之后马上要到来的就是立冬了。从秋到冬的过程,也是气温即将到达冰点的过程,这时候要特别注意对身体的保养才行。

老人们常说:霜降多胃病,因为寒冷对肠胃的刺激最明显,如果吃饭时还吃生冷的食物,喝冰镇饮料,就很容易引起肠胃疾病,或加重原本就有的慢性胃病。

其实很多发生在秋季的腹泻,并不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导致的细菌感染腹泻。有些是因为夏季贪凉,体内积累了太多的寒气,到秋季随着外界的气温下降,就会引起腹泻或急性肠炎等情况。

所以到了霜降节气之后养胃这件事不容忽视,今天爆炸营养课堂的营养师,就给大家推荐3到适合寒露节气前后吃的养胃菜:

1、寒露前后吃这道菜:胡萝卜炖牛肉

胡萝卜性味甘平,其中的胡萝卜素在身体内可以转化成为维生素A,对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呼吸道疾病有帮助。而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烹饪时如果和肉类搭配,更利于营养素的吸收。

所以给大家推荐的第一道菜就是胡萝卜炖牛肉,牛肉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B族维生素,而且还有暖胃的作用,是秋冬季节补益身体的佳品。

2、寒露前后吃这道菜:山药排骨汤

山药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养胃蔬菜,吃山药可以健脾补肺,固肾益精,而且植物蛋白的含量非常高,在滋补脾胃药中是无上之品。

切开山药后流出来的乳白色黏液,是一种植物多糖,也被称为可溶性纤维。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粘滞性,而且黏滞越大,含量越高,对保护肠胃也有一定帮助。

用山药、红枣以及排骨一起炖汤喝,出锅前再加点枸杞,不但对脾胃有益,也能润泽皮肤。山药蒸两分钟备用,排骨加水煮开,放姜、葱、黄酒适量,一小时后放山药,煮至排骨酥烂即可。汤味清香飘逸,健脾开胃,特别适合肠胃不适的人吃。

3、寒露前后吃这道菜:板栗乌鸡汤

统中医认为,板栗味甘、微咸、性平,有益气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消肿、止血的功效,所以被誉为“千果之王”的美称。

当然板栗的淀粉含量比较多,直接吃的太多容易消化不良,不利于养胃。所以可以用板栗炖乌鸡汤喝,中医认为乌鸡健脾益气、有养阴退热的作用。炖汤时再加一些暖胃的生姜片,效果会更好一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4608.html

标签: 秋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在秋季,如何顺应季节好好养生?” 的相关文章

秋冬寒冷刺激多 预防心血管疾病“6要点”

秋冬寒冷刺激多 预防心血管疾病“6要点”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专家提醒,秋冬养生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心血管病患者自秋季起就开始增加,特别是在降温幅度大的日子里,冠心病患者和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尤其要多加注意。这是因为突然降临的寒...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候多变免疫力低 警惕4种皮肤病来袭

深秋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秋季气候多变要提防以下四种皮肤病。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 专家介绍,万物经历了夏季的茁壮成长,初秋是到了收敛生性的时...

秋季养生警惕“秋伤于燥”

“秋伤于燥”多与“肺”脏相应,肺主皮毛,故有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的现象。 近来门诊不少患者普遍反映唇口舌咽干燥,手指甲周围皮肤干燥起皮。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喻嘉言曾在《医门法律》“秋燥论”一篇指出:“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秋分以后之燥,秋伤于燥。”常有言秋分后天气“燥”,而实则霜降前后才为“...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秋季犯困精神差 四大方法解秋乏

处暑至秋分时节,早晚温差较大,中午气温仍然较高,暑湿仍较重,湿易困脾,脾主肌肉,故会出现疲惫无力的现象。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到了秋天,总是犯困,没有精神,这是秋乏的表现,专家介绍,秋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夏季气血充于表,至秋气机下沉,但仍气动于先,血动于后,肌肤腠理多血而少...

深秋天已寒 饮食起居防鼻炎

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 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这与晚秋时节冷空气刺激加上秋冬季节空气湿度相对小,浮尘多,各种花草花粉造成过敏原增加,导致鼻炎患者此时发病增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止过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