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多事之秋”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来袭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469
秋季是由夏至秋的过渡季节,气候变动较大,寒而复暖,暖后又寒,常使人防不胜防。对于健康人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就应当十分小心了,因为一冷一热极易导致血管痉挛,以致旧病复发。

秋风起,天气渐渐的凉了。秋季是由夏至秋的过渡季节,气候变动较大,寒而复暖,暖后又寒,常使人防不胜防。对于健康人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就应当十分小心了,因为一冷一热极易导致血管痉挛,以致旧病复发。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经过了“苦夏”的洗礼,到了秋天食欲大开,如果不加注意而摄入大量脂肪的话,就更会加重血管的负担,这也是为什么秋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从祖国医学的角度来看,高血压属于“眩晕”范畴,一般分为阴虚阳亢和肝阳上亢两种类型。前者多见于老年人,后者多见于青壮年。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在秋天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特别注意的是晚上一定要盖好被子,避免凉气侵袭。另外,注意不要用冷水洗澡或是洗脚,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很有可能会引起中风。

中风是中医的一个病名,它有几个特点,就是起病急、变化快、症状多,似自然之风性,所以古人称其为“中风”,或日“卒中”。但中风绝非外来之风,有些人认为平时开空调或是不小心被风吹到就是“中风”是错误的,这只是中了风邪。中风是内因在起作用。中风患者以老年人为多,一般在生气或情绪激动时最易引发中风症状,这是因为肝风内动,而中风病是肝风内动的一个极限,有时甚至还会导致死亡。轻些的也会导致浑身发颤、头疼,吃不下饭。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血管本就薄脆,内热到了极点就变成了火,火炎向上,携气血冲向脑,轻则引起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高血压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血管破裂,从而形成脑溢血、脑出血等危险,中医则称为中风中的“中脏腑”(中医把急性中风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类,前者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障碍,仅表现为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肢体麻木;“中脏腑”发病急,病情重,除了口眼歪斜,还会出现神志不清症状)。可见,预防中风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并稳定血压,而预防高血压则需从清除内热出发。

秋藕可清内热,是防治中风的良药

如何清除内热呢?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通过饮食调养是个不错的办法。秋天正是秋藕上市之际,平时常吃些鲜藕,对预防高血压也是很有好处的。藕也被称“灵根”、“荷藕”、“雨草”,平时人们叫得最多的还是“莲藕”。藕一般可分为三种,红花藕、白花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食用盐时一定要注意适量,众所周知,食盐过多易导致高血压。相对于南方人而言,北方人血压高的比较多,就是因为“南甜北咸”,北方人比南方人口味更重的缘故。那么每天吃多少盐才算适量呢?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盐分的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其中包括酱油、咸菜等各种途径摄入的盐的总量。但是由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食盐过多已成为一种通病,有没有一种办法来降低食盐量而又不至于破坏菜品的风味呢?这里教你一个办法,就是烹制菜肴时多用酱油、豆酱、芝麻酱等提味。5克酱油、20克豆酱所含的盐分才相当于1克盐,而且用酱油及豆酱调味,比直接用盐调味的味道要好很多。

不要以为只要少吃盐就可以了,生活中还隐藏着一些“隐性食盐”,它们主要藏于火腿肠、炸暑片、虾片等膨化食物中。这些食物一般受到年轻朋友的追捧。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以后这类食物要少吃,以免摄入盐分过量,从而为血压升高埋下危险的种子。

几招小动作,帮你远离中风烦恼

此外,平时一些小动作对降低血压预防中风也有很好的效果,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几种:

【张嘴叩齿】闭目静坐,调均呼吸,缓缓把嘴巴张到最大,然后再慢慢把嘴巴合上,并用中等力度使上下齿相叩,也可空中咬牙,就像平时生气时“咬牙切齿”的样子。每天100次,可分成早、中、晚三次进行。别小看这个动作,在嘴巴一张一合及牙关紧咬的收缩状态中,可以加速脑部血液的循环流动,使趋于硬化的血管逐渐恢复

|<< << < 1 2 > >>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84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多事之秋”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来袭” 的相关文章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所致。 在北方,从立秋开始,对艾蒿等花粉过敏的人进入一年中最难度过的季节,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让人痛苦不堪:眼痒、咽痒甚至咳嗽,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哮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如有上述症状,很...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是阳消阴长过渡期 养生“5个要诀”请牢记

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下面5个要诀: 忌悲 中...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高气爽爬山季 登高并非人人都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 秋日,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是一年中爬山登高的黄金季节。但要提醒的是:登山运动并非人人皆宜,尤其患有以下慢性病者(特别是年老体弱病人),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高血压 尤其是老年性高血压者,收缩压易受体位...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 专家介绍,万物经历了夏季的茁壮成长,初秋是到了收敛生性的时...

秋季分为“三阶段” 养生保健随时变

秋季分为“三阶段” 养生保健随时变

秋季可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秋季气候多变,是一些疾病的高发季节,人们的情绪会不稳定,所以有“多事之秋”一说。秋季可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