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日吃酸消暑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479
炎热的夏季,适当地使用酸味,可开胃,增食欲,并可去腥解腻、清新爽口,对消暑也很有好处。有些可自制,有些不妨寻来一试。

炎热的夏季,适当地使用酸味,可开胃,增食欲,并可去腥解腻、清新爽口,对消暑也很有好处。有些可自制,有些不妨寻来一试。

酸奶:即鲜牛奶煮熟后,舀置容器中,晾至微温,下入酸奶酵(含乳酸菌)拌匀,保温置于恒温状态下,半日即成。酸奶洁白柔嫩,微酸的口味也很开胃。

酸菜:以鲜蔬菜为原料,经晾晒、烫熟、腌制,装缸发酵后制成。味酸咸、清利爽口。

酸豆乳:以豆乳经乳酸发酵制成的冷饮食品。形似酸奶,质地细嫩,具豆奶香味。因添加料不同,可制成奶味酸豆乳、杏仁酸豆乳、可可酸豆乳等。

酸梅汤:将乌梅10克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有敛肺涩肠、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夏季疟疾症。

乌梅粥:取乌梅10克,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粥,温热服食,有生津止渴、敛肺止渴、涩肠止泻之功,适用于久痢久症。

乌梅蚕豆汤:取蚕豆、乌梅各10克,加入水、白糖适量,置火上煎15分钟,代茶饮服,有清暑热、解烦渴之功效,主治轻度中暑。

酸浆水:以蔬菜加面汤或米汤经乳酸菌发酵制成,味至酸,多于夏日作汤莱或下面条,可清热去暑,中医认为其味甘酸,性凉,可调中和胃,化滞止渴。

苏梅酱:以苏梅去皮核加糖煮制而成,味甜而略酸,一般用于干炸、脆炸、香炸菜等菜肴的调味料。

番茄酱:以番茄制成的一种酸味调料,味鲜酸,色红艳,为番茄汁菜式的必用料。

柠檬汁:以柠檬汁配以盐、味精、糖、醋等加热调制而成,用于制作柠檬汁菜式的调味。

酸木瓜:将木瓜用清水浸泡后,其液可作酸醋用;用糖汁浸泡,味道酸甜,亦可作水果食用。

萝卜酸:一种酸味调味料,将白萝卜洗净去皮,切丝或薄片均可,用精盐抓匀,稍腌,滗去盐水苦汁,用凉开水漂至约含十分之一的盐分,挤干水分后,加白糖、白醋拌匀即成。

黄皮酱:以山黄皮果制成的果酱,具甜酸味,有香气,作食物调味料。

白族炖梅:将苦梅浸在陶罐内用微火持续加温一段时间即成,色泽黝黑,酸香异常,能存放数年而不变味。用于烹制酸味菜肴或拌凉菜。

壮族酸汤:用老青菜、嫩玉米棒、米汤等加清水混合入罐,在常温下发酵24小时即成,味清酸,壮族常用。

陇川酸水:选用萝卜叶和米汤入罐腌酸,然后将酸汤入锅煮沸后倒入另罐内即成。

杨梅酒:取杨梅50枚与白酒500克放入瓶中盖严,浸酒3天即可,有止泻、涤肠胃之功,适用于痢疾、腹泻、呕吐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35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夏日吃酸消暑” 的相关文章

夏季防治头痛6要点

夏季防治头痛6要点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饮食改变、日照强、休息差等多种原因,是头痛的高发季节。 “进入夏季以后,经常头痛,有时会持续一周左右,睡不着也吃不下。”最近天热,39岁的常女士饱受头痛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李燕主任介绍,头痛是脑病科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其病因复杂,既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作为许多...

夏季贪吃冷饮小心患肠胃炎

夏季贪吃冷饮小心患肠胃炎

每到夏季,不少人为了解暑热,贪吃冷饮,这些冰凉的食物大量进入肠胃后,刺激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 每到夏季,不少人为了解暑热,贪吃冷饮,这些冰凉的食物大量进入肠胃后,刺激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严重还会诱发肠易激综合征。另外...

夏季养生重养心 日常生活5注意

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立夏”节气,意味着夏季的到来。夏季伊始,如何养生才利于健康呢?专家介绍,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立夏后,人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

夏季是治疗肺病的最佳时机

夏季是肺部慢性疾病康复的最佳季节,对于肺气肿、慢支炎、慢性阻塞性肺炎、间质性肺病等肺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慢性肺病好发于冬季,到了夏季,咳、喘、呼吸受限、活动困难等状况均有所缓解,很多患者会因此放松对疾病的关注和治疗。其实夏季是肺部慢性疾病康复的最佳季节,对于肺气肿、慢支炎、慢性阻塞性肺炎、间...

盛夏时节骨病患者勿贪凉

夏季不贪凉是预防各种关节痛的根本。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原本就有肩周炎及腰背痛的人不要直接暴露。 “最近天热,睡了一夜凉席,第二天就开始腰疼、腿麻。”56岁的市民常女士坦言,他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冬春天都没事,没想到大热天却犯了病。专家解...

2018戊戌年夏季五运六气养生法

2018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中见太徵火运,全年气候寒热变化较大,雨水分布不均,夏天寒、湿会偏重。因此今年除了遵循“夜卧早起”“使志无怒”的“夏三月”养生原则外,更要结合运气特点加以调摄。 中医治病养生讲求“天人相应”之理,遵循自然规律,顺时颐养,《黄帝内经》有言:“智者之养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