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暑期学生溺水多 家长警惕防悲剧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585
溺水已经成为暑期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家长一定要常提醒,常教育,常关注,防止孩子因溺水而发生意外。

炎炎夏日,戏水游泳成为人们最热衷的消暑方式,而溺水已经成为暑期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家长一定要常提醒,常教育,常关注,防止孩子因溺水而发生意外。

下水游泳前要确认的事项

注意事项

1.有人一起结伴游泳,相互照应。小朋友必须在成人的看护下才能下水游泳。

2.附近有专业救援人员。

3.必要时,佩戴好游泳圈、漂浮包、救生衣等,做好安全措施。

4.做好热身运动后才下水。

5.不要在不明水域游泳,在明令禁止游泳的地方不可下水。

6.生病、服药期间不游泳,感觉疲劳也应该马上上岸。

7.皮肤有伤口的时候不下水游泳。

8.雷雨天气、暴风雨、天文大潮等情况下不去水中游泳。

突发溺水情况,怎么办

注意事项

1.家长需要时刻留意孩子情况,提前预防溺水或在溺水后可以迅速救起孩子。

2.如发现异常情况,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要毫不迟疑将人救至岸上。很多时候溺水的表现并不是剧烈的、明显的,而是无声的、茫然的。

3.自己水性不好,不可冒险救人,应该大声呼救,让更多人发现情况。

4.救上岸后的5分钟是黄金时间,要让溺水者恢复氧气供给和血液循环。如溺水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首先清除口鼻异物,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5.保证溺水者温暖与侧卧,等待救援者来。

6.溺水后还需要多注意观察几天,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就医,谨防二次溺水,因为短暂溺水后虽无明显症状,但因为肺部进水后,逐渐发生水肿,影响肺功能正常工作,并引发全身机制紊乱,严重可导致生命安全。如果游泳后24小时内表现出呼吸难受、呼吸困难、剧烈咳嗽、胸痛体痛、精神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20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暑期学生溺水多 家长警惕防悲剧” 的相关文章

夏季属火应于心 凉血养心最养生

夏季属火应于心 凉血养心最养生

夏三月阳气大放,夏属火应心,心为阳脏,所处上焦,为阳中之太阳,夏三月人的阳气主要集中于心。 夏,是怒放,是生长。适度“放纵”以待秋。夏长正是为秋收,自然之法则。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炎暑将临,雷雨增多,万物进入旺盛生长时节。此时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

夏季各地暴雨多 雨后保健防湿热

夏季空气潮湿,且温差大,容易诱发风湿病或加重病情,表现为关节肌肉酸痛不适、肿痛发热、僵硬不利等。 最近全国各地连续的暴雨,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也给人的身体带来不适。那么,如何在闷热潮湿的夏季,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高发,下面来听听专家给出的建议。 保持皮肤干燥 每逢夏季暴雨过后,皮肤科接诊的...

酷暑天热湿邪重 警防夏季皮肤病

中医认为:“湿”邪是许多皮肤病的重要病因。夏季连续的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气温较高,湿与热相结,不利于皮肤水分蒸发,容易出现皮肤病。 夏天是皮肤病的高发期,像各种癣、痘痘、脓疱、皮炎、湿疹等。为什么这些皮肤病会在夏天频繁出现呢? 中医认为:“湿”邪是许多皮肤病的重要病因。夏季连续的阴雨天气,空气...

夏季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夏季手脚冰凉,不少都是因为空调房内温度低,使自身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人体末梢部位的血液循环更为不畅,再加上天气炎热不愿运动,会加重这种情况的发生。 据了解,夏季手脚冰凉,不少都是因为空调房内温度低,使自身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人体末梢...

今年的三伏天有点热

根据中医运气学说,今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总的天气以燥热为主,雨水相对偏少,局部地区可因“燥极而泽”,出现短暂小范围密集降水。 这几天微信被炎热天气的各种段子和避暑搞怪图所刷屏。热的正常吗?措手不及吗?其实不然。根据中医运气学说,今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总的天气以燥热为主,雨水相...

长夏养生防湿护脾是关键

农历六月,古称长夏,雨水较多,湿气偏盛,所以预防伤湿,首当护脾。只有人体脾阳振奋,脾的升降运化功能正常,才能有效地抵御湿邪的侵袭。 农历六月,古称长夏,此时至夏末秋初,自然气候有一个显著特点,即雨水较多,湿气偏盛,因而如同春风、夏暑、秋燥、冬寒一样,湿就成为长夏的主气。湿气过盛,可作为致病邪气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