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季补充维生素A改善皮肤粗糙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404
毛周角化症是由基因控制的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有50%的机会遗传给下一代,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家族倾向,也可因甲状腺功能不全或维生素A缺乏所致。

炎热的夏天到了,露胳膊露腿才够凉快。可是,一起露出的还有手臂和小腿上粗糙不平又发红的一片片“鸡皮肤”,令人尴尬。网上有各种声称能祛除“鸡皮肤”的产品热销,很多爱美之人趋之若鹜。需要提醒的是,“鸡皮肤”学名叫毛周角化症,大多是遗传所致,无法彻底治愈,除了影响美观外,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毛周角化症是由基因控制的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有50%的机会遗传给下一代,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家族倾向,也可因甲状腺功能不全或维生素A缺乏所致。毛周角化症最常发生于手臂和腿部的正面或外侧,常被误以为是粉刺、青春痘或是没洗干净。毛周角化症除了影响美观外,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目前毛周角化症没有根治的方法,不要轻易去相信广告或网上宣传的那些祛除“鸡皮肤”的产品,很多患者过于急于求成,只要听说哪种产品效果快,就敢拿回家使用,结果却适得其反。

毛周角化症与角质变厚有关,所以温和地去角质是必要的,但一定不可过度,每个月使用一至两次去角质的沐浴产品。对于“鸡皮肤”较重的人来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软膏,可促进角质脱落、抑制角蛋白形成,能够明显改善表皮的异常角化,但这类产品对怀孕或准备怀孕的女性患者不宜使用。

说到保养,由于“鸡皮肤”是缺水又缺油的皮肤,适当涂抹一些滋润的保湿霜可让“鸡皮肤”摸起来变得柔润,但切记不能用油状或粉状的,这类产品容易堵塞毛孔,使症状加重。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全身性的干燥,而干燥会加剧了毛囊角化的症状,所以,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E,也可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和动物肝脏,缓解皮肤干燥。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能用手去抓,当患者抠抓时,会使毛孔周围的组织水肿,如此一来,毛孔开口变得更小,更容易堵塞,就会产生粉刺、毛囊炎的现象,如果抓伤,也会形成疤痕及色素沉淀,届时要治疗或改善,就更加麻烦。

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熬夜、过度疲劳、饮水不足等原因都容易导致皮肤粗糙暗沉,此外每天还应进食大量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35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夏季补充维生素A改善皮肤粗糙” 的相关文章

夏季防治头痛6要点

夏季防治头痛6要点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饮食改变、日照强、休息差等多种原因,是头痛的高发季节。 “进入夏季以后,经常头痛,有时会持续一周左右,睡不着也吃不下。”最近天热,39岁的常女士饱受头痛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李燕主任介绍,头痛是脑病科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其病因复杂,既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作为许多...

酷暑炎夏勿要贪凉 顺应阳气起居有常

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夏季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此时更应该注意养护阳气。 大暑一过,酷热难耐,很多人便开启了“凉快”模式。但是其中一些看似是“夏季专属”的常见行为,实际却是在不知不觉中损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应对炎夏高温酷暑 避免防暑九大误区

炎夏即将来临,为了对付酷暑高温,人们各想高招。可是,有些招数却可能让人们在享受暂时的清凉惬意之后,健康受损。 炎夏即将来临,为了对付酷暑高温,人们各想高招。可是,有些招数却可能让人们在享受暂时的清凉惬意之后,健康受损。下面就是人们在夏日容易步入的防暑误区: 赤膊凉快 不少人认为衣服穿得越少越凉快...

南方已入梅雨季 养生尤要防霉菌

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家具等许多东西很容易受潮,甚至发生霉变,并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时下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已进入梅雨季节,此时天空连日阴沉,并且降水连绵不断,正如民谚所言:“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家具等许多东西很容易受潮,甚至发生...

夏季常用的药露方

夏季服用具有消暑生津、清热解毒作用的药露,不仅能补充体内水分,解除烦渴,而且还有防治疾病的功效。 夏季,常会使人出现口渴心烦、厌食、失眠等不适症状,这时服用具有消暑生津、清热解毒作用的药露,不仅能补充体内水分,解除烦渴,而且还有防治疾病的功效。下面介绍几款夏季常用的药露方: 金银花露:取金银花2...

夏日丹毒易发作 避免急性变慢性

丹毒好发于下肢部位,四季皆有,但闷热、潮湿的夏季尤为多发。这是因为夏季天气炎热,睡眠少、食欲不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减弱。加之,蚊虫叮咬增多,皮肤受伤破损概率变大,夏季脚气加重,更易诱发丹毒。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丹毒比较容易在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