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情绪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关键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501
老年人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对出现的消极因素可以置之不理,用乐观的精神面对它,尽量让每天的生活既规律又丰富多彩,健康自然会属于你。

老年人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对出现的消极因素可以置之不理,用乐观的精神面对它,尽量让每天的生活既规律又丰富多彩,健康自然会属于你。

古人曰“人活百岁不望老”,小康生活水平的今天,老年人更希望自己能长寿一些。但世界是矛盾的,万物是相生相克的。紧张的工作,拥挤的交通,人事的繁杂,家庭的矛盾,电影、电视里各种激动人心的场面,无时不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由于每个人的出身、地位、性格、生活经验、文化程度的差异,情绪的表现也不相同。如你上街买东西,遇上一位服务员态度不好,你可以泰然处之,也可以大发雷霆。所以说,情绪完全是个人对外界刺激的某种感受。例如:高兴与忧愁,愉快与悲伤,欣慰与苦闷,快活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振奋与萎靡等等,都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前者是积极的情绪反应,一般来说对健康是有利的,后者是消极的情绪反应,对健康是有害的。避免各种消极因素,对老年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情绪变化与人的器官和健康有很大关系。当一个人受到刺激时,所引发的疾病也表现多样。有的人发生高血压、冠心病,有人引起胃溃疡、结肠炎,还有的导致神经官能症、支气管哮喘等等。情绪的改变还可使人体抵抗力、免疫力减弱,各种传染病甚至癌症就会乘虚而入。

要想调理好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必须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老人心理可以概括为5个特点:一是相对稳定性:老年人阅历深广,经验丰富,考虑问题全面,遇事“三思而行”,所以许多老年人遇到不愉快的事,只是“面有愠色”,不致于“暴跳如雷”,也就是内含多于外显。二是具有多变性:有部分老年人由于大脑的衰老,思想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波动多变,喜怒无常,幼稚可笑,甚至发展成老年性痴呆或老年性忧郁症。三是具有多疑性:离休退休之后,有人没有思想准备,生活缺乏规律,过分的悠闲和无所事事,逐渐对周围的小事过分的关心,对许多事情看不惯,唠唠叨叨,又没人爱听,认为别人不尊重他,看不起他,由于不良的情绪刺激,感觉身体不舒服,进而整天关心身体的微小变化,过分强调自身的某些不适,或者老是猜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到处寻医访药,忧心忡忡,精神负担很重,情绪低落,因而病情日益加重。四是伴有孤独感:孩子长大了,离开身边了,退休了,离开同事了,生活范围一下子缩小了,难免会寂寞孤独。五是失去生命恐慌感:身体各种功能的衰退,一旦患病,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快要完了”,因而精神萎靡、情绪低落而卧床不起,还要别人照顾,感到活着失去了意义。

事实上有许多疾病都是情绪变化而形成的,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隐藏若干年。消极情绪对人确实有害,而积极情绪对人却是大有益处的,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乐而忘忧”。举凡长寿的老人,除了运动、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外,他们都有开阔的胸怀,乐观的精神,性情豁达,情绪稳定。

因此老年人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对出现的消极因素可以置之不理,你去理也要过去,不理也同样过去,还不如用乐观的精神面对它,尽量让每天的生活既规律又丰富多彩,健康自然会属于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13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情绪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关键” 的相关文章

欲必不穷于物 物必不屈于欲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正确的养生方法对人体健康有利,但是在养生的过程中,要先区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对人体健康不利,才能防止错误养生习惯带来影响。很多人在养生的过程中陷入误区,无形中也会偷走健康,久而久之反而达不到维持健康的目的。那么,哪些错误的养生方法不能够尝试呢?    1、每顿饭吃很饱  养生是很多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