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年轻人养生 规律生活挺重要

生活百科5年前 (2020-10-13)养生文化544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世界保健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世界公众对保健领域的认识,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如今,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健康。海河医院营养科主任宁华英、天津专业健身教练王爱斌提醒,年轻人应该正确养生,保持健康体魄。

  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年轻人往往喜欢熬夜,经常是不到半夜不睡觉。经常熬夜会让身体出现一系列问题,所以要想养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早睡早起。每天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的睡眠时间应该达到6至9个小时。比如,晚上22时至23时睡觉,早上6时至7时起床,这样可以使人体保持一个较稳定的生物节律,对身心都是有益的。关于每天应该睡多少个小时,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白天精力充沛、醒后没有疲乏感即可。

  坚持锻炼身体

  保持健康的体魄,一定要从年轻时做起,所以年轻人锻炼身体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想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不是仍处在年轻的状态,就要看是否能坚持锻炼身体了。很多年轻人常常以工作忙碌为由不锻炼,其实每天只要抽出一个小时来锻炼身体,就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可以早起一些,“挤”出来一个小时,或利用午饭后的一小时,也可以抓住晚上睡前的一小时,只要形成锻炼的规律即可。跑步、瑜伽、健身操、健步走都是不错的健身项目,在自己的体能范围内,坚持21天就能养成锻炼的习惯。长期坚持锻炼,身体素质一定会有所提高,达到养生的目的。

  保健品别乱吃

  号称有抗衰老、美白养颜、养肾护肝等作用的一些保健品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其实,年轻人最好不吃保健品,尤其是不要同时服用多种保健品。因为相对于老年人来说,年轻人的体质本身就要好很多,如果身患其他疾病,多吃保健品不仅不会起到想要达到的保健效果,反而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年轻人养生应当注重饮食,尽量少吃一些肉类、肝脏类、油炸类、高盐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吃早餐。本报记者 狄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3928.html

标签: 养生
分享给朋友:

“年轻人养生 规律生活挺重要” 的相关文章

荷花飘香养生味美

夏天的泥塘里,荷叶挤得满满的,虽然微风吹过时掀起的阵阵绿浪煞是好看,但也没人真正把它放在心头。除了偶尔有人摘下一片荷叶当临时遮阳伞,这些荷叶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秋冬时节自行干枯、萎缩、凋零,直到被挖藕之人彻底踩入泥塘腐烂。 夏天的泥塘里,荷叶挤得满满的,虽然微风吹过时掀起的阵阵绿浪煞是好看,...

综合调养发展了养生方法

李中梓编著《寿世青编》一书,提出了养心说,养肝说,养脾说,养肺说,养肾说,为五脏调养的完善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 调养五脏法 李中梓编著《寿世青编》一书,提出了养心说,养肝说,养脾说,养肺说,养肾说,为五脏调养的完善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明末医家汪机著《理虚元鉴》对虚劳病提出了论治和预...

《内经》对养生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的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的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中医养...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