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莫贪凉
时值大暑节气,自古以来此时夏日炎炎,甚为难过,诗人多有诗为叹,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夏夜叹》中写道:“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炎热的夏天,人们喜欢乘凉饮冷,以解暑热。但切莫贪凉,损伤阳气。
养生的最高原则就是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话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阳”。夏季那么酷热,竟然要养阳?还得从一则生活常识说起,冬天的井水(地下水)是温热的,而夏天的井水是清凉的。人与自然相应,夏季阳气蒸腾,向上向外散发,故天气往往十分炎热。与此同时,体内阳气反而虚少,因而容易生冷生寒,也就是说,夏季阳气在表,胃中虚冷。所以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夏三月主要做到三个方面:①夜卧早起,无厌于日;②使志勿怒;③使气得泄。在夏季,要积极主动适应自然,进行一定的活动或锻炼,适当让身体发发汗,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阳气得到补充,湿气浊邪随汗而排泄,“使气得泄”,同时,调养情绪、放松精神、平心静气、止躁制怒、乐观愉快,“使志勿怒”,心静自然凉。
具体做到“三防”:
一防饮食伤阳
盛夏炎热,适当进食一些具有祛暑利湿、清热解毒的蔬菜瓜果,或者吃一点冰淇淋或饮料是很有必要的,但一定不能过度,中医有“生病起于过用”之说。如果趁图一时之快,贪冷饮凉,易损伤人体阳气,导致疾病发生。为了减少寒凉饮食伤人,可以进行适当的调剂,比如在炒苦瓜、丝瓜、马齿苋等,或炖冬瓜排骨汤、海带汤时,可以加几片生姜或少许胡椒、芥末之类,不仅味道更加鲜美,而且可以起到驱寒暖胃的作用。喝绿豆汤,加上一勺半勺红糖,既增加口感,又避免绿豆凉胃。西瓜、甜瓜、哈密瓜等最好吃常温保存的,若在冰箱内冷冻过,拿出来后放置半小时以上才能吃。特别是脾胃虚寒者,尽量不吃生冷。元代养生家丘处机主张夏季饮食应:“温暖,不令太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
二防起居伤阳
炎炎夏日,人体阳气外泄,毛孔开放,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在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电风扇开得过大,人在这种环境待得过久,或者露天纳凉,就会感受寒邪而伤阳。《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人体最适宜的空调温度应该在26℃至28℃,室内外温差不宜大于5℃,夜间空调不应低于24℃。如果空调开得过大,室内温度过低,易患“空调病”,出现感冒、咳嗽、发烧、精神不振等等。
三防暑湿伤阳
盛夏暑热伤人,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伤津液,津液亏损,即可出现口渴喜饮,尿赤短少等症。在大量汗出的同时,往往气随津泄,而致气虚津亏。暑季常多雨而潮湿,热蒸湿动,使空气中湿度增加,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是损伤脾胃阳气。 一般室外作用时,错开最热的时间段。夏天最热的时候不是中午,而是午后两三点钟的时候。而且做好防护,比如随身携带十滴水、藿香正气液,带好防嗮衣帽、墨镜,备用绿豆汤,适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