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茶粥加松子 安稳度晚秋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489
中医认为,松子性味甘、温,入肝、肺、大肠经,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虚,润肠通便之功,为中老年临床常用的滋补强壮药物,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便秘、神经衰弱、头晕眼花等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认为,松子性味甘、温,入肝、肺、大肠经,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虚,润肠通便之功,为中老年临床常用的滋补强壮药物,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便秘、神经衰弱、头晕眼花等有一定的疗效。《日华子本草》言其“逐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开宝本草》言其“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不饥”。《本草通玄》言其“益肺止嗽,补气养血,润肠止咳,温中搜风”。《本草衍义》言其“与柏子仁同治虚秘”。松子补虚润肠之功适用于年老体虚大便无力及妇女产后大便秘结等证,缓泻而不伤正气,尤适用于虚秘之人,但大便溏薄者不宜选用。

松子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素。松子中脂肪成分是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软化血管及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因此,中老年人常食松子可防止胆固醇增高而引起心血管疾患的功效,另外,松子中含有较多的磷,对人体大脑及神经系统有益。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松子茶:茶叶、松子仁各适量,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浸泡片刻即成,频频饮服,每日1剂。可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于高血压,便秘等。

松子粥:松子仁30克,大米100克,蜂蜜适量。将大米淘净,与松仁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蜂蜜,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次,早晨空腹服食。可润肠通便,补益气血,适用于年老体虚便秘及产后便秘。

二胡松仁糊:胡麻仁、胡桃仁、松子仁各25克,蜂蜜适量。将三者炒香备用,加入蜂蜜,沸水冲为糊状服食,每日1次,早晨空腹服食。可滋阴润肠,适用于阴虚肠燥所致的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96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茶粥加松子 安稳度晚秋” 的相关文章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天气候变化的时候,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别敞着前襟,以免寒气侵袭肚腹,引发腹痛。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底到9月中旬之间。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尽管处暑已过,然而多地“秋老虎”仍盛行,闷热、高温、潮湿的天气让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下降,出现乏力、倦怠等症状。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秋季昼夜温差大 警惕“缠腰龙”缠上身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该病与抵抗力下降有关,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该病毒常在人们感冒、劳累等机体抵抗力差的时候乘虚而入,患病者明显增多。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因为该病在皮肤上表现为带状的红斑和成群的水疱,很有特征,故得此名。...

多变之秋 当心皮肤病

秋季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多变之秋,要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