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日养生三部曲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11
初秋暑热仍未退去,素有“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之称,“秋老虎”颇凶,因而仍要加强各种解暑降温保健措施,预防中暑,防止“秋老虎”肆虐。由于暑热最易伤心,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秋天,气候由热变凉,人体腠理由疏松转为致密,阳气开始潜藏于内。秋风不是总送爽,在暑往寒来、气候变化无常的“多事之秋”,养生务须趋利避害,顺应天时,注意以下三个阶段的不同。

初秋养生三部曲

御暑热:初秋暑热仍未退去,素有“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之称,“秋老虎”颇凶,因而仍要加强各种解暑降温保健措施,预防中暑,防止“秋老虎”肆虐。由于暑热最易伤心,人常表现出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此时应有意识避开这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保脾胃:初秋雨水较多,湿气偏盛。湿邪为患,最易伤脾,人常出现头重如裹,四肢倦怠,胸中郁闷,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脾胃受损的表现。因此应注意在淋雨、涉水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并避开水湿过盛之地。由于人体脾胃功能较差,饮食应清淡,不宜大量摄入各种肉食以补充夏日的消耗,少食冷饮、秋瓜等寒凉食物,以免中伤脾阳。

解秋乏:由于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不少人会出现浑身疲软无力,精神欠佳,睡意连绵,呵欠不断,食欲增强,却又不易消化的秋乏现象。对此应从生活起居上进行调整,将夏天的晚睡早起改为早睡早起,注意不要熬夜,切忌过劳。秋乏的原因是“隐性营养失调”,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多吃蔬菜、水果等。此外,还可多喝些茶以醒神。

仲秋养生三部曲

防秋燥:伴随自然万物干枯萎黄,人体也反应出“津干液燥”的征象,如口鼻咽喉发干、皮肤干裂、大便干燥等。对此应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宜常吃梨、柿、葡萄、石榴、甘蔗、萝卜、番茄等新鲜果蔬,以养阴润燥。秋燥甚者可用中医名方“增液汤”(生地、麦冬、玄参、甘草各10克)水煎代茶饮。同时,还应注意调节室内空气湿度,保持环境中的水分。

护毛发:肺主皮毛,秋天干燥的气候,可致肺气虚弱而毛发不固,故在此时节脱发相对增多。为做好头发的养护,防止脱发,这段时间最好暂停烫发,用好的洗发剂洗发,配用梳理剂,然后擦些营养性的发乳或发蜡。如果脱发多,可一天按摩头皮2~3次,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头发脱落。另可适食芝麻、核桃、黑豆、黑木耳等食物,以养发、护发。

常秋冻:仲秋气温开始下降,虽凉却不甚寒,这时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尤其是青壮年以及一些身体健康的老人和小孩,穿衣要有所控制,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以免身热汗出,伤阴耗气,并为越冬打好基础。秋高气爽,又是爬山登高的大好时节,开展这一传统养生活动,能够提高机体对多变气候的适应能力以及免疫力,增强体质。

晚秋养生三部曲

避风寒:晚秋早晚温差变大,气候开始转寒,此时须及时添衣,预防冬季多发的伤风感冒以及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讲,在深秋要格外注意,防止因气温骤降,气血运行不畅,诱发中风和心绞痛。

消秋愁:秋天的萧索之景,往往使人触景生情,多愁善感,难免情绪低落。在秋天,尤其要注意精神调养,避免不良情绪的干扰。要多出户外活动,或登高远足,或琴棋书画,或养花垂钓,使秋愁在愉悦之中悄然而去。

打底补:秋季是调整脾胃,打“底补”的最佳时期。对于底补,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瘦猪肉。山药和藕的效果也不错。经过底补,脾胃健运,入冬后可放心进补,以此抵御严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94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日养生三部曲” 的相关文章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阿胶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可参考阿胶食谱进行饮食调养。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就是说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 秋收时节天气凉爽,很多人不再苦夏,脾胃似是大开,再加上“贴秋膘”的正当理由,往往堂而皇之地大补特补,一不小心就闹个秋燥。您可以仔细回想...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 专家介绍,万物经历了夏季的茁壮成长,初秋是到了收敛生性的时...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秋季养生“三阶段”初、中、晚秋顺时变

秋季养生“三阶段”初、中、晚秋顺时变

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我国古人养生很重视顺应节气的变化,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所以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秋季可分为初秋、中秋、深秋三个阶段,所以秋季养生也需分阶段进行,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秋季昼夜温差大 警惕“缠腰龙”缠上身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该病与抵抗力下降有关,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该病毒常在人们感冒、劳累等机体抵抗力差的时候乘虚而入,患病者明显增多。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因为该病在皮肤上表现为带状的红斑和成群的水疱,很有特征,故得此名。...

秋季养阴防燥三大措施

秋季养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饮食、体育锻炼、心理调节等来调理身体。 连日的秋雨落下,气温逐渐降低。秋意来临,人们的身体好像还没适应季节的转变,要闹一下“情绪”,一些胃肠疾病开始悄悄“找上门”来。专家指出,秋季养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饮食、体育锻炼、心理调节等来调理身体。 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