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557
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各种年龄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跟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等有关。

十一假期过后,秋色渐显,但早晚温差还是很明显。最近一段时间,到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明显增多。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内内科主任李燕提醒,入秋后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凉。

15岁的小常是一名初中生,近日傍晚因天气较热,小常躺在床上边吹电扇边看书,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吃晚饭的时候,小常妈妈发现,儿子的嘴角明显歪斜,脸上的表情很不自然。小常自己也觉得不对劲,右眼闭合不全,喝汤时汁水直漏。小常妈妈赶紧带着孩子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面瘫,予以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然而,经过10天的西医治疗后,小常的面瘫症状未见明显改善,遂来到院就诊。经过5天的治疗,目前小常的口角歪斜、流涎等症状已明显好转。

李燕介绍,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各种年龄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跟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等有关。临床上接诊的面瘫患者,发病前大多有吹冷风、淋雨、受凉等诱因。目前正值夏秋交替之际,早晚温差大,要及时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千万不可贪凉而对着空调、电扇猛吹,特别是洗澡或运动出汗后。骑电动车、摩托车外出时,要注意面部保暖。平时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休息,保持睡眠充足,谨防面瘫的发生。一旦患上面瘫,要尽早针灸治疗,切不可等到7天急性期过后,再去做针灸,以免贻误治疗良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84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的相关文章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螨花粉增多,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导致鼻炎发生。 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天是鼻炎的易发期,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把鼻涕一把泪,喷嚏不断,鼻塞、头疼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专家介绍,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

三暖防范“新型秋乏”

寒露节气后,气温迅速下降,日照骤然减少,早晚温差骤然增大,气候剧变形成的冷暖差,可致植物神经紊乱,人体生理功能失调,不但会加重秋乏,甚至还会诱发疾病。 一直以来秋乏被认为是机体为补偿炎夏大量消耗而进行自我调整并使生理功能趋于平衡的现象,现代秋乏发生的原因已经大大超出了原来的范围。最主要的原因是人...

应对秋困三方法

秋困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是人体自我修复和储备能量的一个过程,因此保持充足的睡眠是很有必要的。 “春乏,秋困,夏打盹。”进入秋天,人们都很容易犯困,尤其在上班族和学生族中表现最为明显,尽管睡眠不少,可白天还是精神萎靡,哈欠连连,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如何应对秋困?中医专家建议,应对秋困...

秋季吃姜的危害

秋天气候干燥,最易伤肺;生姜性温味辛,辛入肺,久服易伤阴动火,出现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加重秋燥对身体的伤害,故“秋不食姜”。 姜不仅是餐桌上离不开的调味品,也备受养生人士推崇。但俗话说,“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生姜也非时时适宜。 秋天气候干燥,最易伤肺;生姜性温味辛,辛入肺...

秋季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秋季,指我国农历7、8、9月,从立秋至立冬前,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秋季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

秋季养生之饮食养生篇

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其具体原则如下。 1.养肺为要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应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