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初春做到“四捂”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39
初春时节,温差幅度较大,气候变幻无常,有时早晨旭日东升,中午阳光暴晒,但到傍晚就可能寒流突至,冷气逼人。而且春天多风,实验表明,风速越快,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越多,人就更觉寒冷,可见春寒料峭风作祟。

初春时节,温差幅度较大,气候变幻无常,有时早晨旭日东升,中午阳光暴晒,但到傍晚就可能寒流突至,冷气逼人。而且春天多风,实验表明,风速越快,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越多,人就更觉寒冷,可见春寒料峭风作祟。春风于温暖之中暗藏杀机,所以,民谚道“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适当捂一捂,对身体大有裨益。那么,“春不忙减衣”,究竟该怎样“捂”呢?

捂头:头为诸阳之会,最易散热,使热量丢失,因而对于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来讲,戴顶适宜的帽子会起到如同暖瓶瓶塞一样的保温作用。

捂背:背为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透过背部侵入人体,兼之与心肺相邻,故其保暖显得格外重要。春天减衣时,莫忘留件适宜的背心,特别是体质虚弱者更应注意。

捂腹:腹为阴中之阴,胃肠病患者和患有妇科病的女士要加强保暖,除了穿件背心外,最好不要穿开衫或将上衣扣子随意解开,睡觉时要注意盖好腹部。

捂下:由于寒多自下而生,《千金要方》曾提出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颇受后世医家推崇。遗憾的是,不少青年女性在阴寒尚未退尽之时,过早穿起了各式各样的裙装或短裤,使患关节炎或多种妇科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要风度,不要温度”,为追求美而不顾健康的做法极不可取。同时,老人和儿童体质较弱,更不可急于脱去保暖下装,应注意穿好具有保暖性能的鞋袜。

此外,鉴于春季风气主令,气候变化较大,人体自身调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有限,故在着装上就有更多的讲究。一般而言,春季对人体的穿着有三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宽松舒展,以顺应阳气升发之势;二是柔软保暖,以防阴寒之邪侵袭;三是衣服增减有序,不违阴阳寒热变幻之规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74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初春做到“四捂”” 的相关文章

春季踏青赏花时,小心“桃花癣”

春季踏青赏花时,小心“桃花癣”

春天阳气升发,万物萌生,大自然生机勃勃,鲜花盛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但此时外出游玩,易诱发“桃花癣”。 春天阳气升发,万物萌生,大自然生机勃勃,鲜花盛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但此时外出游玩,易诱发“桃花癣”。 桃花癣是种过敏性疾病 该病因为常发生于桃花盛开的春季,...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代研究发现,太阳光对于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很多西方人喜欢在沙滩上晒太阳,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还热衷于“天体浴”就有其中的...

早春养生注意啥

早春养生注意啥

中医养生讲究“春季养阳”,以“扶阳固本”。早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是冠心病、关节炎、肾炎等疾病的多发季,建议有慢性病的人群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合理安排查体,有不适及时就医。 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早春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活跃,很容易患上感冒导致旧病复发。专家介绍,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

春季运动五注意

春天风大,锻炼时肢体不宜暴露过大,要学会鼻吸口呼,不要呛风锻炼。慢性疾病患者运动时要加强自身监护,适宜进行时间较短,强度较小的运动。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不少因冬日寒冷减少了运动的人们,此时正纷纷走进大自然,在尽情吸收春的气息的同时,进行各种运动锻炼。锻炼身体虽好,但需要结合季节特点,注意以下事项...

春补五脏首养肝

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如果不注意情绪调节,肝气郁结,则会生出许多病来。每到春季,发生肝病或肝病复发的病人会较其他季节多。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阳春三月正是人体调养身体五脏大好良机。一年之计在于春,四季之...

早春寒气峭 谨防春温扰

春季,阴退阳长,寒去热来,此时虽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尤其是早春,天气就好似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因此,若是人们有所疏忽,防护不当,很容易发生一种时病——春温。 春季,阴退阳长,寒去热来,此时虽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尤其是早春,天气就好似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因此,若是人们有所疏忽,防护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