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眠不觉晓 除困四妙招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490
春困虽不是病态,但疲惫的精神状态对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都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冬去春来,风和日丽,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在这个阳光明媚、生机勃勃的季节里,不少人会出现疲乏、困倦、懒洋洋、头昏欲睡,大有“春眠不觉晓”之感,这就是俗称的“春困”现象。

春困虽不是病态,但疲惫的精神状态对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都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那么,人们如何从平时饮食起居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有效的预防来减轻春困引发的不良症状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起居有序

很多上班族在周末休息时习惯了黑白颠倒的生活,这样往往更容易发生“春困”。因此,保持规律作息尤其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非常重要。睡太少不利于精神体力的恢复。但睡太多也不好,“久卧伤气”,容易造成气血运行不畅、筋脉不舒等,导致“越睡越困”现象。一般来讲,成年人的睡眠时间以6~8小时为宜,老年人会有所减少。每晚23时前就寝,尽量避免熬夜。养成一个良好的“生物钟”,有利于在睡眠期间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可以给白天工作、学习带来更充沛的精神活力。另外,春季昼长夜短,有条件的可适当午睡(约半小时为宜),以补充夜间睡眠不足,对缓解春困有好处。

调整饮食

合理饮食对消除春困有着积极的意义。研究发现: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钾等矿物质与饮食过量都是引发春困的重要因素。故一日三餐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宜多吃些含维生素B族和钾丰富的食物(如豆类、胡萝卜、菜花、芹菜、蘑菇、紫菜、海带、土豆、莲子、花生等)和新鲜水果。还可适当吃点富含苯乙胺、咖啡因的食品(如茶、咖啡、香蕉、巧克力等),有兴奋神经系统、抵抗困倦的作用。但每顿不能过饱,否则既伤脾胃又易让人犯困。同时要尽量少吃生冷、油腻等难消化食物。另外,不渴也要喝水,因体内水分充足,血液量增加且流通顺畅,大脑供血供氧丰富,有利提神解乏。

适当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运动项目,坚持适当锻炼。科学运动可克服消极懒惰情绪,加速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疏通筋骨组织,增强心肺、大脑及手脚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能力。但运动强度不宜太大(以出微汗为度),只要达到活动关节、舒展肢体即可,以助于机体尽快适应春天的气候环境,有效地改善因季节变化造成的生理差异,从而达到抵御春困之目的。另外,若是条件许可,每连续工作2~3小时,就要走出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活动肢体,如踢腿、弯腰等,调节一下身体状态,改善大脑细胞活性,使人顿时感到清醒舒适,对摆脱消除犯困感觉大有裨益。

心态乐观

若精神不好或长期紧张、恐惧、压抑等,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良,神经系统受到抑制,使人容易困倦。而愉悦舒畅的心情和豁达开阔的胸怀,可使体内分泌多量有益的酶、激素等活性物质,把身体各组织器官功能调节到最佳状态,不仅有利健身强体,而且可大大增强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有效减少春困的发生。因此,面对工作、生活、学习,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要学会自我调理负面情绪。如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自我调整,同时寻求合理的途径宣泄;压力过大时应及时转移注意力,学会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平时要培养积极开朗的性格,寻找业余的兴趣爱好,多与亲朋好友交往,协调好日常时间,使生活更充实,就能顺利度过春困季节。

此外,当出现打瞌睡时,不妨通过以下几个小技巧给予缓解:按摩穴位:如太阳、风池、百会、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每穴按摩约1分钟,以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可。十指梳头:用十指尖代替梳子,从前到后、从左到右,来回梳遍整个头部,以头皮出现热感为度。冷水洗脸:反复用冷水洗手、擦脸,能用冷水冲一下头则更好。气味刺激:闻一闻含薄荷、百合花香味,或在太阳穴、人中穴、风池穴抹点清凉油或风油精,或嚼薄荷糖、口香糖等。茶香提神:泡一杯茉莉花茶或玫瑰花茶或蜂蜜菊花茶等,频频饮用。这些简单方法能迅速刺激神经、兴奋精神,对驱赶困倦往往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9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眠不觉晓 除困四妙招” 的相关文章

又到春暖花开季 小心“面子”出问题

又到春暖花开季 小心“面子”出问题

四五月份气温回升较快,植物生长旺盛,花粉、尘螨在空气中弥漫,整个外界环境中的过敏源增多,导致敏感性体质的人群容易过敏,尤其是裸露在外界,与空气接触最多的面部,更容易发生皮疹、瘙痒等过敏现象。 “我的脸又过敏了,又红又痒,好难受啊。”市民常女士是过敏体质,每逢春暖花开季,面部皮肤就会过敏,让爱...

春天别忽视防风保暖

春天别忽视防风保暖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正是多感风寒之季,稍不注意,呼吸系统疾病就会不请自来,因此春天要注意防风保暖。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正是多感风寒之季,稍不注意,呼吸系统疾病就会不请自来,因此春天要注意防风保暖。 捂:慢脱衣裳防感冒 初春,很多人都觉得春天已到,尤其是一些爱美年轻人,...

早春养生注意啥

早春养生注意啥

中医养生讲究“春季养阳”,以“扶阳固本”。早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是冠心病、关节炎、肾炎等疾病的多发季,建议有慢性病的人群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合理安排查体,有不适及时就医。 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早春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活跃,很容易患上感冒导致旧病复发。专家介绍,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

春季养生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古人特别重视节气养生,尤其注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季养生,那么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春季应该注意哪些养生要点? 古人特别重视节气养生,尤其注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春季养生,那么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春季应该注意哪些养生要点? 忌伤肝 也许你觉得温暖的春季好像什么都该保养一下,但是总得有个先后顺序吧,专...

春三月怎么预防过敏

春季百花盛开,而花粉作为一种常见过敏原,很容易借风势吸入人体,当人体正气低下,防御能力下降时,极易发生过敏反应,引发过敏症状。 春天来了,春暖花开。桃花开了,李花开了,樱桃花开了,油菜花开了,各种不知名的小花迎着春风,都开了。可是,有些人会发现,原本好好的他们,一进入花丛中,就鼻子痒、打喷嚏、流...

春天的养肝之道

肝禀风木,主掉眩。春天风气主令,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善行数变,春季多发的传染病,往往与感受虚邪贼风有关,故当严加防范。尤其是“肝常有余”的小儿,患传染病后,风邪极易入里化热,出现惊厥、抽搐等肝风内动的表现,更应警惕。 春天养生重在养肝,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肝禀风木,主掉眩。春天风气主令,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