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荷花飘香养生味美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595
夏天的泥塘里,荷叶挤得满满的,虽然微风吹过时掀起的阵阵绿浪煞是好看,但也没人真正把它放在心头。除了偶尔有人摘下一片荷叶当临时遮阳伞,这些荷叶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秋冬时节自行干枯、萎缩、凋零,直到被挖藕之人彻底踩入泥塘腐烂。

夏天的泥塘里,荷叶挤得满满的,虽然微风吹过时掀起的阵阵绿浪煞是好看,但也没人真正把它放在心头。除了偶尔有人摘下一片荷叶当临时遮阳伞,这些荷叶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秋冬时节自行干枯、萎缩、凋零,直到被挖藕之人彻底踩入泥塘腐烂。

当然,在有些地方荷叶的命运会是另外一番样子。比如,北方人喜食的“荷叶米粉蒸肉”,将荷香鲜美的独特风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是酒家菜楼常备的美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同样,在浙江杭州也有一款享有较高声誉的特色名菜——荷叶粉蒸肉。据传在清末,这道特色名菜与“西湖十景”的“曲院风荷”有关,它是用当时杭州的鲜荷叶,将炒熟的香米粉和经调味的猪肉裹包起来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鲜肥软糯而不腻,夏天食用很适合胃口。

其实在有些地方,“荷叶包肉”就是一道极为普通的家常菜,其做法很简单,将荷叶截去茎杆,放入锅里煮熟,取出晾凉。再将肉片同碎米粒拌匀,每块肉均用一片荷叶包好,排列在碗内入笼蒸熟,取出摆入盘内就可以食用了。

除了荷叶包肉,还有荷叶包饭。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用荷叶包饭的先例。到了唐宋以后,民间吃“荷叶包饭”在南方大行其道。不仅少数民族地区赶集的人多有食荷叶包饭的习惯,在鱼米之乡的江南荷叶包饭更是历史悠久。用荷叶包米蒸饭,荷叶的香气浸透其中,吃起来清淡爽口,叫人食欲大振。特别是在夏季,碧绿的荷叶包裹上软润爽鲜的饭团,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能让人忘掉酷暑。还有古人为此诗一首:“泮塘十里尽荷塘,姊妹朝来采摘忙。不摘荷花摘荷叶,荷叶包饭比花香。”从中不难看出,荷叶包饭之香是多么的诱人。

过去在有些地方,据说还有荷叶包卤菜的习惯。从荷塘里采来后洗净、阴干后的荷叶,颜色如粽叶一般泛黄,一张张叠起来堆码在放卤菜的案边。谁要买卤菜,称好之后切好,放上调料,就用干荷叶包起来带走,那样的卤菜吃起来就多了一丝荷叶的清香。

当时人们选择荷叶包卤菜,显然跟物质条件简陋有关,也跟荷叶随手可得有关。尤其在盛产莲藕的地方,将荷叶物尽其用,洗净阴干后用作包装,清香无与伦比,而且韧性又好,采自天然不花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7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荷花飘香养生味美” 的相关文章

沉香、檀香养身心

芬芳的香味不仅能使人心旷神怡,放松疲惫的身心,同时还有协调人体生理功能、激发自身潜能和防病治病的作用。因此就有了能防治疾病的芳香疗法,也就是说用鼻子闻各种芳香类的药物可起到驱邪防病的效果。 芬芳的香味不仅能使人心旷神怡,放松疲惫的身心,同时还有协调人体生理功能、激发自身潜能和防病治病的作用。因此...

不可透支的“健康信用卡”

健康也靠平常积累,透支生活,透支身体,也就是透支了健康,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吃嘛都不香,干嘛都不乐,很多时候,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决定了健康的正负比,在我们还来得及的时候,为健康存上一笔丰厚的储蓄。 健康也靠平常积累,透支生活,透支身体,也就是透支了健康,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吃嘛都不香,干嘛都不乐,很...

肺好 皮肤好

人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苍白。肺虚的人,皮肤干燥而没有光泽、面容憔悴。 人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苍白。肺虚的人,皮肤干燥而没有光泽、面容憔悴。若能善用润肺的中药,如...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