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立秋之后如何吃更养生?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5-05)秋季养生158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开始的节气。

立秋过后,早晚温差较大,夜晚虽然凉快,但是白天气温仍然很高。

立秋之后如何吃更养生?  秋季养生知识 第1张

初秋时节,我们在生活上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莫贪凉

初秋时节,暑热渐消,虽然还有闷热的时候,但已不适宜大口喝冷饮、吃冰镇西瓜。

早秋一早一晚天气凉爽,如果可以,晚上多通风,减少空调的使用时长。

立秋之后如何吃更养生?  秋季养生知识 第2张

多通风

2.饮食以健脾润肺为主

早秋虽然到了,但是离秋高气爽还差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我们还是要做好防暑清热工作,切勿掉以轻心,绿豆汤还可继续服用。

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秋季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戒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立秋之后如何吃更养生?  秋季养生知识 第3张

3.秋天养肺必不可少

秋天是养肺的最佳时机,提前养肺可以预防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秋季不注意保养,皮肤很容易变得干燥粗糙、暗哑无光。秋天养好肺还可使女性皮肤水嫩有弹性。

想要利用初秋打好皮肤和健康的基础,需要多食滋阴润肺的食物,例如:百合、银耳、莲子、枸杞、糯米等。

立秋之后如何吃更养生?  秋季养生知识 第4张

这个时节可以适当饮用蜂蜜,但是一定要防止买到假冒伪劣的蜂蜜,每天食用量尽量不超过15ml。

秋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苹果、梨、葡萄、柑橘、柿子、山楂、银杏、核桃、栗子、大枣……统统在秋天成熟,这些特别适合秋天人体的肺气调养。

4.适当运动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

秋天容易乏累,运动不足和运动过量都不适宜。

年轻人这时候可以选择简单的有氧运动,如瑜伽、乒乓球、跳绳等;中老年人可以选择太极、八段锦、散步、快步等活动。

立秋之后如何吃更养生?  秋季养生知识 第5张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生命在于运动”。

秋天容易乏累,休息过度或睡眠过度都不利于体力的恢复,这时候多做家务,走走动动反而有利于良好状态的保持。

5.早睡早起

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养成固定的起居、作息时间,养成习惯有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的良好配合,避免在换季、突然换地方时感到费力劳累。

在立秋之后一定要格外注意情绪调适,做到内心宁静,心情平稳,遇到伤感的事及早排解。

立秋之后如何吃更养生?  秋季养生知识 第6张

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愿你播种健康收获美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354.html

分享给朋友:

“立秋之后如何吃更养生?” 的相关文章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各种年龄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跟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等有关。 十一假期过后,秋色渐显,但早晚温差还是很明显。最近一段时间,到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明显增多。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内内科主任李燕提醒,入秋后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秋季困乏惹人烦 培补脾胃是关键

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多吃水果青菜。另外也可在烧菜煮汤时放些胡椒,都有解除秋乏的效果。 秋天一到,整个人经常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这是脾胃在找你“算账”了。想要解除秋乏的困扰,强健脾胃才是硬道理。平时可以多按大包穴,少吃油腻厚重的食品,...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初秋战胜“秋老虎” 日常起居“三坚持”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底到9月中旬之间。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 尽管处暑已过,然而多地“秋老虎”仍盛行,闷热、高温、潮湿的天气让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下降,出现乏力、倦怠等症状。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天转凉燥邪到 6招防止“鼻炎闹”

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螨花粉增多,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导致鼻炎发生。 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秋天是鼻炎的易发期,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把鼻涕一把泪,喷嚏不断,鼻塞、头疼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专家介绍,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空气中尘...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秋天燥邪易伤肺 五大措施来“养肺”

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所以秋天养生,应以“养肺”为先。 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本身有呼吸系统宿疾的患者也容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主呼吸。外...

三暖防范“新型秋乏”

寒露节气后,气温迅速下降,日照骤然减少,早晚温差骤然增大,气候剧变形成的冷暖差,可致植物神经紊乱,人体生理功能失调,不但会加重秋乏,甚至还会诱发疾病。 一直以来秋乏被认为是机体为补偿炎夏大量消耗而进行自我调整并使生理功能趋于平衡的现象,现代秋乏发生的原因已经大大超出了原来的范围。最主要的原因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