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立秋养生做好三事,多吃四样,消暑润燥,帮助身体做“收养”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5-05)秋季养生147

你注意到了吗?天还这么热、蝉还在闹、正处于燥热的三伏天的今天,竟然立秋了!

立秋养生做好三事,多吃四样,消暑润燥,帮助身体做“收养”  秋季养生知识 第1张

立秋不等于入秋,严格来说,只有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的开始。而现在,“秋已立,暑难消”,正是“秋老虎”横行之时。

由夏至秋的过渡期,中医认为是人体由“升”、“散”转入到“收”、“养”的关键期,如何养生?

秋季养生“做好三样”

立秋养生做好三事,多吃四样,消暑润燥,帮助身体做“收养”  秋季养生知识 第2张

1.立秋以后少吃瓜

我国很多地方,立秋有“啃秋”的习俗,也就是啃食最后一个西瓜。过了今日,就不再吃。

因为立秋之后意味着天气变凉,再吃凉性瓜果,容易伤脾胃,导致腹泻。还有一个原因是,立秋后的西瓜为罢欀瓜,口感普遍不好。

2.逐渐增加运动量

很多人算是在空调房“蛰伏”了一个夏天,待到立秋之后天气转凉,运动可以安排上了。

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阳气损耗。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循序渐进。运动方式建议选择爬山、跑步、瑜伽、太极、广场舞等。

3.不睡凉觉

“立秋之日凉风至”,立秋以后早晚寒气会逐渐加重,如果再睡“凉觉”,比如一整晚不盖被子、通宵猛吹空调、风扇对着身体吹等,容易导致寒气入侵,易造成伤风感冒。

立秋养生做好三事,多吃四样,消暑润燥,帮助身体做“收养”  秋季养生知识 第3张

当然,秋季养生怎么能忘了“贴秋膘”。立秋之后,天气由热转寒、阳消阴长,身体应遵循“养收”的原则,饮食上要滋阴润肺、少辛多酸,即少吃辛辣以防止肺气太盛;多吃酸味食物以增强肝脏功能来抑制肺气。

1.润燥多吃【莲藕】

立秋养生做好三事,多吃四样,消暑润燥,帮助身体做“收养”  秋季养生知识 第4张

秋季干燥,所以人们讲究“燥则润之”,蛰伏了一整个春夏的秋藕,能养阴清热、润燥止渴。而且它不补也不泄,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

莲藕可以生吃,也可简单地清炒,或者加入排骨炖汤,适合脾胃虚弱的人。

2.补肺多吃【杏仁】

立秋养生做好三事,多吃四样,消暑润燥,帮助身体做“收养”  秋季养生知识 第5张

秋季是养肺补肺的好时节,而杏仁能帮助止咳、润肺,正好应对秋季咳嗽。

可以将杏仁加薏米按1:5的比例熬粥喝;也可杏仁加猪肺一起炖汤,有滋养缓和之效。

3.滋阴多吃【蜂蜜】

立秋养生做好三事,多吃四样,消暑润燥,帮助身体做“收养”  秋季养生知识 第6张

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要想滋阴润肺喝点蜂蜜水就是上选。或者将雪梨挖掉中间的核,加入蜂蜜蒸着吃,能补肺阴不足。

4.补酸多吃【葡萄】

立秋养生做好三事,多吃四样,消暑润燥,帮助身体做“收养”  秋季养生知识 第7张

葡萄素有“水果之神”的称号,中医认为葡萄微酸,性平,具有补气益血,滋阴生津,通利小便等功效。秋天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多吃葡萄大有裨益。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阳消阴长,花木逐渐凋零,容易生出悲秋情绪。各位要记得调整心态,吃好睡好心情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348.html

分享给朋友:

“立秋养生做好三事,多吃四样,消暑润燥,帮助身体做“收养”” 的相关文章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秋风乍起 谨防面瘫多发

面瘫又叫“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各种年龄段,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它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可能跟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感染等有关。 十一假期过后,秋色渐显,但早晚温差还是很明显。最近一段时间,到医院就诊的面瘫患者明显增多。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神内内科主任李燕提醒,入秋后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

夏秋之交养生要十分注意“三重”

夏秋之交养生要十分注意“三重”

经过天气炎热的夏季,进入秋季之后,天气迅速由炎热转为干燥,人体也到了“夏秋之交”的分水岭。饮食及生活习惯,大家该怎样去调整,才能防止疾病的趁虚而入? 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特点。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就应该顺应不同的节气,调整自己,该宣发的时候宣发,该收敛的时候收敛,做到与天地相应...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方略

秋季养生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阿胶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可参考阿胶食谱进行饮食调养。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就是说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 秋收时节天气凉爽,很多人不再苦夏,脾胃似是大开,再加上“贴秋膘”的正当理由,往往堂而皇之地大补特补,一不小心就闹个秋燥。您可以仔细回想...

“贴秋膘”并非适合现代每个人 “秋燥肆虐”更应注重养阴

“贴秋膘”并非适合现代每个人 “秋燥肆虐”更应注重养阴

人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来。秋后的确该适当进补,但贴膘并非明智选择。 民间紊有“昼养阳,夜养阴”的说法,良好的睡眠可以保障心肺肝脾肾等脏器得到充分休养。人秋后的作息应逐步调整为“早睡早起”的状态。入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立秋后养生的6大常见“误区”

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秋季养生得当,对于健康过冬有重要意义。但是错误的养生方法不仅不会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正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多发期,如何保护身体健康成了养生爱好者关注的话题。专家介绍,根据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理论...

秋季哮喘多频发 日常预防有“六法”

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它的发作多半是季节性的,每年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季节发展到高峰,寒冬腊月减缓。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属于过敏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