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国医聊秋季养生,全是干货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5-05)秋季养生96

暑气将止,秋凉渐至。熬过了高温的盛夏,人们普遍感觉耗损过多。中医认为,秋冬养阴,入秋之后也到了一年之中的进补时节。此时调养好身体,能为安然过冬打下坚实的基础。(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邹燕勤)

一粥一茶一汤保安康

入秋后,特别要注意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日常饮食方面,可以多吃点白萝卜、百合、西红柿、山药、扁豆、藕、核桃、芝麻、苹果、猕猴桃、梨等。在这推荐几款润肺安神的食疗。

铁皮石斛百合粥取鲜铁皮石斛20克,百合50克,大米100克。将鲜铁皮石斛洗净切断,拍碎放入200毫升水,久煎去渣取汁100毫升。在石斛汁内加百合、大米,再加适量水煮粥即可食用。适用于口干、干咳、病后津亏等。

铁皮石斛四花茶取铁皮石斛花、金银花、杭白菊、三七花各3克,用开水多次冲泡饮用。也可单用铁皮石斛花或铁皮枫斗3—5个泡茶。

酸枣核桃酒酿汤取酸枣仁30克,红枣50克,核桃仁30克,鸡蛋1个,酒酿适量。将酸枣仁、核桃仁、红枣加水适量,熬成浓汁。加入适量酒酿,煮沸后将鲜鸡蛋打碎倒入,开锅即成。晚饭后2小时吃一小碗,有睡意时就休息。

姜和芡实少不了

秋季养生,少不了姜和芡实。

姜作为药食同源品,应用广泛,中医认为,夏秋吃姜对于祛寒气更起作用。我在家里会经常用姜来保健。比如感冒时,可取生姜9克捣烂,加入红糖,用开水冲泡调匀温服即可。饮汤后盖被,每天1次,连喝2—3次。当然,姜并非吃越多越好。孔子一年四季饮食不离姜,但同时建议吃姜要适量,不能贪多。

芡实又称鸡头米,是祛湿佳品,为健脾止泻、益肾固精之良药。每年8月中旬鸡头米上市时,苏州当地人都会买十来斤放在冰箱中,每天拿一点用开水一煮,或者再放个鸡蛋,非常营养。中老年人可用它来健脾祛湿,年轻女性可用它来美容养颜。此外,芡实还可搭配莲子和粳米熬成粥。取芡实30克,莲子10枚(去心),粳米60克,洗净后熬粥即可(比平常熬粥多放些水)。

根据节气来适度进补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入秋后,建议大家根据节气适度进补。

白露节气前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燥邪易耗人阴津,此时可以用海参来进补,如喝点海参小米粥。将泡发的海参切丁,和小米一起熬成稀饭,撒上葱花即可。

秋分节气前后,天气逐渐转冷,降雨量慢慢变少,调养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为主。除了可以喝鸡头米汤外,还可以喝点栗子猪肾粥。取猪肾1个,粳米250克,栗子5—10个。将处理好的猪肾切成小块,同粳米、栗子熬成粥,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寒露节气前后,伴随自然万物萎黄干枯,人体也相应出现“津干液燥”的征象,如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平时,可以喝点酸枣仁桂圆牛奶汁。取酸枣仁30克,桂圆25克,牛奶150毫升。将酸枣仁先打成粉,和桂圆肉放入豆浆机中,加入牛奶,按“果蔬汁”键进行榨汁,制作好后倒出,加入少许蜂蜜即可。

霜降前后,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的高峰期。此时可以常喝红枣粥。取红枣50克,糯米80克。将红枣洗净,用水浸泡2小时。糯米洗净,用水浸泡1小时。然后一起放入锅内,煮成稀粥,加糖调味即可。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国医聊秋季养生,全是干货  秋季养生知识 第1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338.html

分享给朋友:

“国医聊秋季养生,全是干货” 的相关文章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中医素来有“天人相应”之说,秋凉一至,花木零落,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出现“悲秋”之感。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本是一个收获而又充满诗意的浪漫季节。但随着秋风乍起,秋雨连绵,万物萧条,不由呈现出...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天气候变化的时候,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别敞着前襟,以免寒气侵袭肚腹,引发腹痛。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

暑去凉来秋燥起 饮食起居8注意

暑去凉来秋燥起 饮食起居8注意

秋季是养生的好时节,同时也是疾病的高发期,此时对饮食起居等多方面很有讲究,有一些养生常识需要注意。 秋季是养生的好时节,同时也是疾病的高发期,此时对饮食起居等多方面很有讲究,有一些养生常识需要注意。 调护运动 在清凉的晨风中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训练了耐寒力,为寒冬做准备。 此外,登山是适...

初秋天微凉 养胃护胃保健康

秋季是寒暑交替时节,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气温冷暖多变,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很容易导致新病徒生或旧病复发,尤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最为常见。 入秋后,到医院看胃病的人多了起来。由于季节因素,胃病在秋冬季会比夏天多发一些,一方面是天气转凉,大家胃口大开,一下子猛...

秋季进补冬虫夏草不可乱吃

秋季一到,“进补养生”又开始成了许多市民生活中的重头戏。做为名贵补品的冬虫夏草即能补阴也能补阳,很多人认为冬虫夏草什么人都可以吃,其实不然。 秋季一到,“进补养生”又开始成了许多市民生活中的重头戏。做为名贵补品的冬虫夏草即能补阴也能补阳,很多人认为冬虫夏草什么人都可以吃,其实不然。 冬虫夏草到底...

要想宝宝安度秋 打好感冒“狙击战”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气候多变是感冒的主要原因。夏季人体消耗较大,免疫力下降,尤其本身体质较弱的宝宝,更容易受病毒侵袭。 “真愁人,孩子每逢秋天就感冒,又咳嗽又发烧。”市民张女士说,她5岁的女儿一到秋季准感冒,家人一直很注意怕孩子受凉,结果还是防不胜防。“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气候多变是感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