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中秋节养生指南,祝大家过一个健康的团圆节

生活百科3年前 (2022-02-27)秋季养生85

中秋将至,人月团圆。

中秋,是我们承载了思乡和团聚的节日。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里,我们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到了现代,亲友聚餐、外出游玩也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欢乐放松的同时,别忘了关注身体健康。

节日期间如何保健?月饼如何选购?怎样吃最健康?

下面小鹿就来系统地赘述一下,大家不妨都来看看,一起过个健康且愉快的中秋节吧。

中秋时节的健康饮食提到中秋节,那必然少不了我们的中秋必吃的经典糕点——月饼了。月饼是中秋的必备品,可以说没有了月饼中秋节便不完整。小小月饼,寄托了中国人千载团圆梦,悠悠故土情。

中秋节养生指南,祝大家过一个健康的团圆节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1张

但月饼是含油量和含糖量丰富的中式糕点,在古时油糖极为稀缺,所以吃上一块并没有什么,现如今多吃月饼非常容易让身体出现问题——整体来看,白糖、食用油、精制面粉,就是月饼的基本成分,大多数月饼也属于高脂,高糖,高热量的“三高”食品,因此,从营养角度分析,月饼其实很“不健

亦或是可以换一种食用方式。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或是对糖分有控制的人群来说,可以尝试用无糖月饼代替正统月饼,但要注意: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慎食无糖月饼。一些无糖月饼用糖醇类甜味剂,食用过多也可能带来腹泻反应;或者将月饼当做零食食用,每次只食用一小部分,并且在吃过以后,一天的热量需要进行适当控制,尽量将月饼的食用时间安排在白天,容易消化,而晚上则多吃蔬菜水果。

中秋时节的养生指南中秋来临后,很快秋分将至。昼夜温差开始加大,气温逐日下降。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气温降低速度的明显加快,印证了农谚所说的:“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到了秋分后,穿衣要讲究“春捂秋冻”。这里的“冻”是指应该适当地冻一冻,以“略感凉而不感寒”为标准,不过暖也不过寒,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身体素质能够承受的情况下,不要一冷就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这样更有利于保健养生。

中秋节养生指南,祝大家过一个健康的团圆节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2张

秋冬交替时节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这个时候适当吃些酸性食物可以预防心血管病发生,酸性食物除了醋外,还包括富含维生素C的苹果、柠檬等偏酸性食物。专家建议人们应尽量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同时,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喜欢喝茶的人,可以多喝绿茶,有清火的功效。

以及中秋也是一个适合锻炼的好时机,可以在家门附近多出去走走逛逛,加强一些户外锻炼。不但可以养肺,还能驱除秋乏,有助于减肥。

总而言之,中秋养生需要注意少吃甜腻的月饼,适当多吃些蔬菜水果,预防秋燥多多锻炼,可以更加安全地渡过这个团圆的节日。

中秋时节的旅行防护中秋节是国定节假日,绝对少不了出门踏青旅游的人群。但高峰时期的旅游出行势必会存在一些健康隐患,尤其现在疫情危机未除,我们就更要小心谨慎。最好的方式,还是少出行,多在家,实在打算出门放松放松心情准备旅游的,那么就请继续往下看。

外出出行的人们,第一要注意的是就餐时注意问题,切莫贪嘴。品尝风味美食是旅行路上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要注意,一定要首先关注食品卫生安全,不要食用无安全保证的食物或是暴饮暴食。切勿吃生食、生海鲜、已剥皮的水果等,切勿光顾路边无牌照的小吃,旅行途中,要保证水分的充足摄入,多吃蔬菜,少喝酒,不酗酒,防止食物中毒和酒精中毒等。牢记自己的饮食禁忌,不盲目食用自己不能吃的东西。

中秋节养生指南,祝大家过一个健康的团圆节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3张

外出旅行时,不要打乱原有的生活方式。尽量继续按照之前生活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防止旅行疲劳,情绪要稳定,不要为赶乘火车或飞机而过度紧张,要根据当地环境及气候变化来增减衣服,晚间睡觉要盖好被褥,要防受凉感冒。哪怕是外出期间,也要注意各地的气候变化,注意秋燥防护,关注个人健康。

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外出时要尽量避免在人员密集场所逗留太久,做好相关的防疫防护措施,口罩是一定要戴的,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安全距离,保持手卫生,尽量少触碰公共物品,接触电梯按钮、扶梯、门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后,注意洗手或手消毒。万一身体上出现任何病症,不要拖着,立刻去就近的医院问诊。

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在这个充满爱的日子里和家人团聚。

在这个属于家和爱的节日里,让我们爱的那些人度过一个舒适中秋、暖意中秋、欢乐中秋、健康中秋。

有健康,才能行更远,团圆的日子里,家人健康才是满满的幸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220.html

分享给朋友:

“中秋节养生指南,祝大家过一个健康的团圆节” 的相关文章

秋天养好肺 整季不受累

秋天养好肺 整季不受累

立秋过后,气候逐渐干燥,肺脏变得脆弱,大量临床数据发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人体最易失守的防线。 立秋过后,气候逐渐干燥,肺脏变得脆弱,我们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咽痛等现象。大量临床数据发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专家强调,秋季养生,重在“六宜”。 又到一年入秋时。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秋老虎”虽然还在发威,但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大家也应该着眼于秋季的养生安排了。 一年有四季...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季天干燥邪盛 养生首当护好肺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秋天养生,养肺护肺是关键,为冬天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打好基础。 秋高气爽、风干物燥貌似秋天的代名词。入秋后,人们常会觉得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发紧脱屑等现象,这是秋季干燥的气候所致。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

初秋养生四指导 有效躲避秋老虎

初秋养生四指导 有效躲避秋老虎

民间流传“秋老虎”即: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而秋季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相通,最易受邪,因此燥又易伤肺。尤其对体质阴虚、气虚者更易受累。 民间流传“秋老虎”即: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主要表现为阳光充足,空气干燥,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总的来说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

寒露后防凉燥 饮食住行需注意

“寒露”节气后要重点提防凉燥,饮食住行都需注意,以防疾病缠身。 农谚道:“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专家提醒广大朋友,“寒露”节气后要重点提防凉燥,饮食住行都需注意,以防疾病缠身。 夜凉勿憋尿 专家介绍说,寒露节气后不少人为了防止口干,晚上睡觉前会喝不少水。但是这样一来,夜尿的频率就会增加。一些...

秋季养生五款粥

养生粥因其独特的养生作用一直被大家推崇,并根据四季不同,品种有别,功效而异。 养生粥因其独特的养生作用一直被大家推崇,并根据四季不同,品种有别,功效而异。如春吃荠菜粥明目利肝,夏吃绿豆粥清热解暑,秋吃百合粥润肺养阴,冬吃腊八粥补气益血。各种养生粥有着不同的作用。时值仲秋,您不妨做几款秋季养生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