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立秋了,这些养生小常识学起来~

生活百科3年前 (2021-12-16)秋季养生99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

立秋了,这些养生小常识学起来~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1张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天气依然很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小圈这就给大家介绍这个节气应该如何吃,怎么养生~

立秋如何养生

1

润肺柔肝、养阴清燥

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立秋了,这些养生小常识学起来~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2张

秋天易燥,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

燥气伤肺,耗人津液,引发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

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等;

应季的蔬果:萝卜、绿叶蔬菜、芋头、南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枣、荸荠等;

滋阴润燥的荤食:鸭肉、河鱼、河虾等。

立秋了,这些养生小常识学起来~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3张

2

增酸少辛敛肺气

立秋后后应少吃辛味食物,辛味通肺,助长肺气,若摄入过多,易造成肺气太盛,出现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适当多吃酸,可收敛肺气、防秋燥。

下列食品可供选择:

苹果: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醒酒等功用。

葡萄:性味甘、酸,鲜食酸甜适口,生津止渴,开胃消食,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泻。

柚子:性味酸、寒,可除胀、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

柠檬:味极酸,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等功用。

山楂:性味酸、甘、微温消积、化痰、解毒、活血、提神、清胃、醒脑、防暑、增进食欲等功效。

立秋了,这些养生小常识学起来~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4张

3

不可盲目贴秋膘

1⃣️ 平时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较多的人群不宜贴秋膘;

立秋了,这些养生小常识学起来~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5张

2⃣️ 本身就肥胖、营养过剩,并且一去查血液生化,血液指标里血糖、血尿酸、胆固醇、血脂都偏高的人不宜贴秋膘;

立秋了,这些养生小常识学起来~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6张

3⃣️ 形体偏瘦,平时食欲不佳的人适宜贴秋膘。

素食也能起到贴秋膘的作用:

1⃣️ 选择素食中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豆类和菌类,不仅蛋白质质量高质量还好。

立秋了,这些养生小常识学起来~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7张

2⃣️ 除此之外,奶制品以及蛋类食品,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都可以作为三高人群和中老年人贴秋膘进补的选择。

立秋了,这些养生小常识学起来~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8张

4

调养起居、适量运动

秋高气爽,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此外,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

“秋季吐纳健身法”:保肺健身

具体做法:

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稍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

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

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

立秋了,这些养生小常识学起来~  秋季养生小常识 第9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177.html

分享给朋友:

“立秋了,这些养生小常识学起来~” 的相关文章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入秋后鼻涕喷嚏不断,眼又痒咋办7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表不固,风邪、寒邪或异气侵袭所致。 在北方,从立秋开始,对艾蒿等花粉过敏的人进入一年中最难度过的季节,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让人痛苦不堪:眼痒、咽痒甚至咳嗽,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哮喘,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如有上述症状,很...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季养生话“秋冻” 早晚更应防“秋凉”

秋天气候变化的时候,白天很热,让人又吃雪糕又扇扇子的,但是早晚很凉,凉风嗖嗖的,身体壮的人没有问题,但是部分体弱人群如果不注意,会被寒气伤到,所以要注意添加衣服,别敞着前襟,以免寒气侵袭肚腹,引发腹痛。 在中医里面,被寒邪伤到,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一般如果体表被寒邪伤到,叫伤寒,如果我们咕咚几...

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中秋过后天渐凉 “秋冻养生”有诀窍

过了中秋节,凉爽干燥的天气中渐渐透出些寒意,秋冻锻炼是有讲究的,头、脚不能冻。 “春捂秋冻”是人们所熟悉的养生谚语。过了中秋节,凉爽干燥的天气中渐渐透出些寒意。随着气温的降低,有的人认为“秋冻”可以增加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在天气变化的日子里,特意地不加衣服,不戴帽子,不换鞋袜。其实,秋冻锻...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秋季保健应注意的6大问题

中医认为,从立秋开始,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阴阳的代谢也开始向阳消阴长过渡。 “春捂秋冻”的道理没错,但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秋冻”不当,会招来“裙装病”——大冷天穿得太少落下关节炎;名为寒冷性脂膜炎的皮肤病,也常常会袭击那些为了美丽...

秋天养好肺 整季不受累

秋天养好肺 整季不受累

立秋过后,气候逐渐干燥,肺脏变得脆弱,大量临床数据发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人体最易失守的防线。 立秋过后,气候逐渐干燥,肺脏变得脆弱,我们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咽痛等现象。大量临床数据发现,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

秋季昼夜温差大 警惕“缠腰龙”缠上身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该病与抵抗力下降有关,秋季由于昼夜温差大,该病毒常在人们感冒、劳累等机体抵抗力差的时候乘虚而入,患病者明显增多。 带状疱疹俗称“蜘蛛疮”“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因为该病在皮肤上表现为带状的红斑和成群的水疱,很有特征,故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