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忧愁时候抚琴吟唱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593
自有古琴以来,琴歌就一直伴随着古琴。《尚书·益稷》记载:“博拊琴瑟以咏。”《琴史·声歌》中曾提到:“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又说“子夏弹琴以歌先王之道”。

自有古琴以来,琴歌就一直伴随着古琴。《尚书·益稷》记载:“博拊琴瑟以咏。”《琴史·声歌》中曾提到:“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又说“子夏弹琴以歌先王之道”。汉司马迁曾说:“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记载说明古人常常一边抚琴,一边唱歌,这种形式又称为“弦歌”。其历史悠久,而且广为流传。

最早的琴歌记载是舜帝创作的琴曲《思亲操》。舜帝一生非常喜爱音乐,尤为擅长弹五弦琴自唱,因一曲《思亲操》而名扬天下,并得到尧帝的赏识,命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妻。舜继位后以天下百姓为念,既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劳作之余弹奏古琴,随着琴音唱起自己新作的《南风》以祈福教化于民: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意思是“和熙的南风呀吹来,可以消除人民愁闷啊。及时的南风呀吹来,可以增长人民的财富。”在舜的精心治理下,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清代琴家徐祺《五知斋琴谱·上古琴注》载:“视琴听音,可以见志观治,知世道之兴衰。故舜弹五弦之歌,歌《南风》之诗,以平天下之心,为太平之乐也。”

琴歌内容及吟诵特点

古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琴歌是古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喜爱。而诗词是文人表达思想、生活、心情的重要方式。作诗、弹琴、把琴和诗词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琴歌的内容。在弹唱时采用的是吟诵性旋律,伴随古琴指法绰、注、吟、猱,声音高低相应、上下相呼、“句”“逗”有时。所以许多琴曲有歌词,能弦而歌之,许多古琴曲用“吟”来命名,比如《古琴吟》、《山居吟》、《醉翁吟》、《黄莺吟》、《静观吟》、《清夜吟》等。

文为有感而发,歌为咏志而唱,所以琴歌的内容多反映诗人热爱山水自然、不得志时的超然世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通过弃妇对丈夫的思念投射出自己不被君王重用的郁闷心情。比如古琴入门曲《秋风词》其歌词就取自于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歌词通过秋风、落叶、冷月、寒鸦、青灯、思妇刻画出一幅月夜秋思图。思妇月夜难眠、往日甜蜜的回忆凸显出今天的凄凉寂寞、相思相忆无人知,有情难诉、夜比年长,短暂的欢乐换来漫长的寂寞,所以诗人在歌词的最后发出了“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广为流传并经常表演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就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古琴歌曲。

琴歌对情绪的调节

唱歌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不管你是不是艺术家或专业唱歌人员,当你心情高兴、郁闷、烦躁、压抑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唱几句你熟悉的歌曲,因为歌曲是把语音延长,可以调节呼吸、通过胸腹肌肉的运动,增加肺活量;琴歌的吟唱使人体共鸣器官(胸腔、口腔、头腔)协调发挥作用,通过唇、舌、牙齿及口腔形状的变化取得的歌唱效果。古琴琴歌声音随古琴琴音变化,有吟诵特点,声音不低不亢,圆润低沉、高不刺耳、低能荡气,使人体的发声器官各部分在工作时相互配合,既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从而起到增强免疫力、激活情绪、净化心灵的作用。

琴歌内容丰富、或月明寂静、或寒江独钓、或山寺钟声,或高山流水,或阳春白雪,这些自然景观能把人带到山高水远、落花溪流、风清月明的世外桃园;所以琴歌能增加人的想象力,使人闻歌如身临其境。在琴歌中有一部分反映闺怨的歌曲,如《秋风词》、《古琴吟》、《长相思》、《长门怨》等反映了古代妇女的离愁别恨,寄思于琴,也是古代女子通过古琴对情绪的一种调节。

今天重新弹这些曲子更能透过琴曲理解古人的心情,从而感谢今天现代化的信息生活减少了多少愁思哀怨。我们今天少了思念、思乡的痛苦,但多了一份竞争生存的压力,给压抑的情绪找一个出口,那就多听古琴曲,多唱古琴琴歌。

因人而异选唱琴歌

适合男性唱的琴歌:男子为阳刚之体,以气为用,尤其是肾中阳气的盛衰决定了机体生长壮老的变化,男子在养生时要注意多以补肾气、肾阳为主,肾藏志,歌以咏志。所以男性可以唱一些慷慨激昂,激发斗志的琴歌。如:《卧龙吟》、《满江红》、《关山月》、《阳春白雪》、《南风》等。

适合女性唱的琴歌:女性以血为用,在女人一生中,从幼年至中年再到晚年,经历经、带、胎、产一系列生理过程,均以血为用。气为血帅,只有气机正常,才能推动血的正常运行,滋养全身。而女性易肝气郁结,气机不畅,通过演唱琴歌来舒畅气机,调节情绪。可以唱《极乐吟》、《渔歌》、《竹枝词》、《四大景》、《黄莺吟》等。

古琴琴歌快慢有度,浓淡相宜,经常唱琴歌可调节脏腑运动,健脾养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所有的食物都要经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才能把营养输送全身。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唱琴歌可以调气制思。

唱古琴琴歌还能促进古琴的学习、能帮助古诗词的记忆、能增加传统文化的底蕴,唱古琴琴歌更能促进身、心、灵的和谐健康成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忧愁时候抚琴吟唱” 的相关文章

小小耳环促健康

一般来说,戴耳环的位置,正好是耳垂的正中间。而耳垂的正中间,刚巧便是眼睛的反射区。戴上耳环,便是在按摩眼睛的反射区,势必会对眼睛有调节功能 佩戴耳环除了能起到装饰作用外,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耳朵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健康宝藏,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的说法,人体的各...

静心养生 书法甚佳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谓相者,姿势也。练书法时,头部端正,稍向前倾,两肩齐平,胸挺背直,使内脏舒展。因力运笔下,往复屈伸,上臂运动尤甚,好比推拿。而五指执笔,又通过五手指活动调和气血,活络关节,平衡阴阳,有益身体,促进身体活动力。 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它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年轻人养生 规律生活挺重要

  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世界保健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世界公众对保健领域的认识,推广、普及健康知识。如今,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健康。海河医院营养科主任宁华英、天津专业健身教练王爱斌提醒,年轻人应该正确养生,保持健康体魄。  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

养生新研究层出不穷,别盲目轻信

  “中国人多吃米饭不会增加升血糖的风险。”日前,某国际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国内营养学界引发热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则公开发表文章质疑该说法。  近年来,健康养生领域类的新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果”是由国外知名学府和机构发布的。但是,在国内权威专家看来,这些新观点尚待进一步检验。  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