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初春伊始寒料峭 衣食起居防感冒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627
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体表抵御外邪能力较弱 。同时春季气候不稳定,时寒时热,稍不注意,就容易外感风寒湿气,表现出感冒咳嗽等症状。

宋代词人李清照有描写春寒的名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春季,尤其是早春,医院中感冒咳嗽人群明显增多。从中医学理论上看,这是因为人体与自然相应,受四时之气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会随之发生变化。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体表抵御外邪能力较弱 。同时春季气候不稳定,时寒时热,稍不注意,就容易外感风寒湿气,表现出感冒咳嗽等症状。

那么,如何预防春寒感冒呢?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季养生首先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注意保护机体的阳气。在精神养生方面,要避免暴怒,克服忧郁情绪,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平和恬静的好心态。其次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减衣物。

再次要避免暴饮暴食。因为在进食过多的情况下,容易感受外邪,尤其是节假日或聚餐时表现尤为突出——遇到亲朋好友,边聊边吃,一不小心就吃多了。而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吃多的人就易患外感。这是由于饮食壅滞于胃腑,人体的气血就趋于体内,向外保卫防御的功能就会下降,所以易感风寒。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胃肠型感冒。过去认为这是由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其实不一定是生冷,只要是吃多了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就容易发病。也有人认为自己并没有吃多,但由于其平素脾胃虚弱,所食虽不多,却已超过了其消化能力,其致病机理是相同的。

平日里,我们可以通过饮食预防感冒。春季阳气初生,宜吃辛甘发散之品、清淡可口之食。如大白菜、黄豆芽、绿豆芽、柑橘、葱、蒜、香菜、春笋、菠菜等,忌油腻、生冷、坚硬食物,以顺应春季阳气之升畅。

下面向您推荐2 款有保健防感冒作用的菜肴。

风寒感冒:多因受寒而诱发,当人体不适应早春冷热不定的气候时最容易发生。初期表现为打喷嚏,伴有鼻流清涕、咽喉痒、体重乏力等临床表现。此时可以食用葱白生姜红糖饮:取葱白5 克,新鲜苏叶3 片~ 5 片洗净、生姜3 片,加适量红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发散风寒,主治消化不良、胃腹胀满、饮食不思的感冒,并对风寒咳嗽有辅助治疗效果。每日1 次~ 2 次,连用两天。

风热感冒:春季气温逐渐增高,发生风热感冒的机会增多。病人咳嗽大多表现为咽痛、咳嗽,咯黄痰或少痰、声音嘶哑、口干苔黄,有的患者还伴有低热。

初病时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金银花荸荠鸡蛋汤:鲜鸡蛋1个,打入碗内备用。金银花15 克、荸荠20 克,加水200 毫升,煮沸5 分钟,加入鸡蛋煮沸即可,趁热1 次服完。金银花味甘性寒,能清热解毒,可消炎清火治疗咽痛。该方简便易服,每天早晨服1 次。连用三天即可。如还不见效,建议去医院就诊。

白菜姜葱汤:煮白菜时可加入适量葱、姜以防寒气,可预防感冒。对感冒初起、发热咳嗽有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0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初春伊始寒料峭 衣食起居防感冒” 的相关文章

春暖花开之际如何远离咳喘

春暖花开时节要注意防春风,适当添加衣物,尽量选择防风材质衣物,重点保护颈部,久病体弱之人、婴幼儿及孕妇,最好穿件高领或圆领纯棉透气性较好的衣物,顾护好颈部及胸背部,以防风寒邪气入侵,避免因感冒而诱发哮喘。 常先生54岁,患支气管哮喘6年,平时坚持使用吸入药物控制,前两年控制得非常好,但4年前开始...

警惕“春困”的信号 缓解春困“四妙招”

警惕“春困”的信号 缓解春困“四妙招”

克服春困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要早睡早起,保证睡眠。 常有人开玩笑说自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到了冬天还得“冬眠”。其实,“春困”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春困是因自然界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寒冷的冬季,受低温影响,人体皮肤汗腺收缩,保持体温恒定;进入春...

春季为何易得流行性传染病?

春季雨水增多,万物萌动,阳生阴长,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动,加上风邪活跃起来,免疫力低的人容易得“温病”。 春季容易发生流行性传染病,比如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非典型肺炎等。这类传染病就是中医学中的“温病”。春季雨水增多,万物萌动,阳生阴长,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动,加上风邪活跃起来,免疫力低的人容...

早春养生注意啥

早春养生注意啥

中医养生讲究“春季养阳”,以“扶阳固本”。早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是冠心病、关节炎、肾炎等疾病的多发季,建议有慢性病的人群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合理安排查体,有不适及时就医。 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早春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活跃,很容易患上感冒导致旧病复发。专家介绍,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

精神疾病患者春天四注意

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这一核心理论,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此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在春天应该注意四点。 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这一核心理论,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此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在春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关注情绪波动 如果患者出现失眠、早醒...

春补五脏首养肝

春季是养肝护肝的最佳时节,如果不注意情绪调节,肝气郁结,则会生出许多病来。每到春季,发生肝病或肝病复发的病人会较其他季节多。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阳春三月正是人体调养身体五脏大好良机。一年之计在于春,四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