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寒冬已尽春伊始 春季养生养“生气”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38
养生两字可理解为养“生气”。生机勃勃的状态,体现了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春天给人的感觉,正如中医描述小儿生理状态时所言:“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数九寒冬将尽,盈盈春意正来。从上一年的冬至开始为“一九”,直到早春三月“九九”结束,数九的日子漫长却又充满期待。“九九消寒图”是消磨寒冬的好法子,用以描红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各有九笔,共八十一画,待一笔一划写完,刚好迎来了春季。不论身处严冬还是人生低谷,尤需珍重潜“藏”,耐心等待春风“生”暖,正是中医讲的冬藏、春生的养生之道。如今春风可待,“生气”当养。

“生气”之意

养生两字可理解为养“生气”。生机勃勃的状态,体现了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春天给人的感觉,正如中医描述小儿生理状态时所言:“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清代大医叶天士诊治疾病时非常重视“生气”,他在临床上治疗一位七旬老人,“脉神形色,是老年衰惫。无攻病成法,大意血气有情之属栽培生气而已。每日不拘用人乳或牛乳约茶盏许,炖暖,入姜汁三分”。 叶氏治疗思路是栽培生气冀望延年,用的方子很像我们现代美味小吃“姜汁撞奶”。书中还说到:“阴阳脏腑不和,理偏就和,宜崇生气,如天地间四时阴阳迭运,万物自有生长之妙。” 不论治病抑或养生,“生气”都是非常需要重视的。因此,攻病祛邪,不能一味用猛药,正如《黄帝内经》所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养生延年,温暖营养的食物以及舒畅的心情很重要。

情志为先

2014 年5 月16 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中指出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其中,情志养生尤以春天为要,春天尤以情志养生为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中国成语中也有“春风得意”之说,所以在春天里,我们要多做令自己高兴的事情,多欣赏、夸奖自己,让自己志得意满;多踏青赏花,多见想见、乐见之人,使自己心情舒畅。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到:“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摅(shū)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他郁。”心中如有不快,也当及时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绪,采用聊天、运动、音乐等方式,如需用药的话,可根据辨证选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或其他疏肝解郁的方药。

此外,春季注重保持自身较好情绪的同时,也应让周围人“如沐春风”才好,尤其是处于领导岗位的人要多关怀、鼓励下属,做下属之人也应尽量避免惹领导发怒。

食养“生气”

民谚讲“春食花,夏食瓜,秋食果,冬食根”。春天为什么要食花?一来花朵在春天绽放,正是顺应了此时天地的生发之气;二来因为芳香可食的花朵大多能够疏肝解郁,也有助于人体气机的条畅与生发。

花的吃法很多,入茶、酒、菜肴内均可,如耳熟能详的玫瑰花茶、玫瑰花饼、桃花酒、茉莉花炒鸡蛋等。春天心情不舒畅,脾气急躁者可以用菊花和玫瑰花各10 克代茶饮,以利于疏肝气,解郁火。

此外,味辛性温的食物有助于人身的气机在春季的展放,如《本草纲目》中就提倡春天应多食葱、蒜、韭、蒿、芥等辛味之菜,民间也有在立春当日吃由青葱、韭菜、蒜苗、绿豆芽等食物卷食而成的春饼之习俗。香椿也是民间春季常吃的美食,它味辛性温,有助于疏肝行气,食用方法常见的有生拌香椿叶、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等。

春天的饮食整体上宜暖不宜寒。暖食以养“生气”,既指食用性温之品,也指进食讲求温热,如饮用热汤、食用热粥等。春天应尽量少食生冷瓜果以及各种冰品,尤其在早春和早晨,早春的早晨更当注意,饮食宜温热入口,冷牛奶、凉菜等皆非所宜。若是贪凉饮冷导致胃脘不适之时,可用生姜、高良姜、陈皮各3 克,代茶饮,此茶饮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所记载的“疗一切冷物所伤”的二姜丸,且这三味都是药食两用之品。“ 生气”受寒冷抑制之际,可用此方调养。

注意保暖

早春乍暖还寒,气温较低,不仅饮食当暖,生活起居及作息安排上也应以“去寒就温”为原则。外出也要避免太早,尽量等到日出之后。穿着上一方面要宽松舒展,另一方面又要柔软保暖,俗话说“春捂秋冻”,所以不宜过早或突然脱掉厚衣服,外出时可以随身携带一件外套,以防早晚突然降温。《寿世青编》里明确指出:“(春)绵衣晚脱,不可令背寒……春不可衣薄”。《遵生八笺》中也强调:“春阳初生,万物发萌,正二月间,乍寒乍热……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寒易伤腠理,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此外,春季多风,应注意头部保暖,如戴帽子、口罩等,以免受到风邪的侵袭。

动宜轻缓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广步于庭,被发缓形”,春天应该到风景宜人的开阔之地散散步,披开头发,舒缓形体。所以春季的锻炼应以强度适中、动作和缓的运动为主,可以散步、做操、打拳、跳舞、慢跑等,形式不拘,但运动量不宜过度,以运动后感觉精神健旺、精力充沛、身体松快舒服为度。健身功法中的八段锦以动作轻柔、和缓、流畅著称,很适合春季习练。此外,晨醒之际,可以伸伸懒腰,舒展四肢,或移步至朝东的窗前,轻微摇转腰身,活动肢体,振奋精神,以养“生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0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寒冬已尽春伊始 春季养生养“生气”” 的相关文章

春暖花开之际如何远离咳喘

春暖花开时节要注意防春风,适当添加衣物,尽量选择防风材质衣物,重点保护颈部,久病体弱之人、婴幼儿及孕妇,最好穿件高领或圆领纯棉透气性较好的衣物,顾护好颈部及胸背部,以防风寒邪气入侵,避免因感冒而诱发哮喘。 常先生54岁,患支气管哮喘6年,平时坚持使用吸入药物控制,前两年控制得非常好,但4年前开始...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代研究发现,太阳光对于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很多西方人喜欢在沙滩上晒太阳,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还热衷于“天体浴”就有其中的...

春季养生重护肝 日常注意四要点

春季养生重护肝 日常注意四要点

春季养生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度到“春夏养阳”,需注意保护阳气,因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在春季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而护肝要从心情着手,使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一...

春光明媚踏青去,注意防虫防过敏

春季过敏性疾病与风邪有很大的关系。风邪侵袭人体,邪气与正气搏击于皮肤表面,可引起风疹、瘾疹,令皮肤瘙痒难耐。过敏体质人士要学会适时避风,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 春季踏青,户外空气中经常弥漫着花粉,过敏原增多,加上潮湿的天气很容易滋生细菌,就导致那些敏感性体质的人群容易过敏,出现打喷嚏、咳嗽、...

春季饮食五大原则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要安排好春季的饮食,为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5个饮食的原则,可以写下来,贴在冰箱上,经常提醒自己。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同样适合于我们的饮食,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要安排好春季的饮食,为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5个饮食的原则,可以写下来,贴在冰箱上,经常提醒自己。...

精神疾病患者春天四注意

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这一核心理论,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此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在春天应该注意四点。 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这一核心理论,认为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此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在春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关注情绪波动 如果患者出现失眠、早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