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早春防病养生五大招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30
中医养生防病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注意万物始生和气候多变特点,通过适当地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健康养生的目的。

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早春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活跃,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中医养生防病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注意万物始生和气候多变特点,通过适当地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健康养生的目的。

饮食少酸多甘

春季阳气初生,多吃些甜味的食物,不宜食酸性食物。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健壮,人可延年益寿。因为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这也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在春季多发的原因之一。

春天宜多食些优质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以养阳敛阴、养肝护脾。不宜过多食橙子、橘、柚、杏、柠檬、乌梅等酸性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少吃盐多喝水。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早春气候仍然干燥,多喝水可促进新陈代谢,以利于消化、吸收,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早睡早起以养肝

《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王乐荣介绍,立春以后日照渐长,在起居方面也应顺应日照变化早睡早起,以利于阳气的生发。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要克服倦怠懒睡的习惯,适当早睡早起,增加室外活动,舒展形体,畅通血脉,以助生发之气。

中医认为,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养肝重在早睡早起。现代医学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增多,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情绪乐观防躁动

人们的精神调摄也要顺应春季自然界蓬勃向上的生机,顺应春季肝气升发的特性,使气血和畅。肝主情志,因此护肝要从心情和情绪着手,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情绪乐观,不宜过于激动、兴奋,防止躁动,利于疏肝理气。春游、踏青、放风筝等都是舒缓紧张情绪的不错方式。尤其是中老年人,要保持乐观情绪,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防寒保暖慎减衣

初春时节应该提前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被,不要过早减掉冬衣。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立减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谨慎,不可骤减。一旦气温下降,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比如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冠心病等病会接踵而来。故在此时,老年人尤应注意防寒保暖。

青年女性不可过早地换穿裙装,否则会导致关节炎与多种妇科病。出汗后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预防保健防疾病

“百草回芽,旧病萌发。”立春后,天气逐渐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要做好防病保健工作。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过敏性哮喘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等病的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注意调养预防。

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日常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但不宜剧烈运动,大汗淋漓,可以适量做些轻缓的锻炼,比如散步、瑜伽、太极等。

春季空气中的水分渐渐增多,造成身体湿气重,可以试试艾灸。艾灸具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春季养生,王乐荣表示,根据个体体质不同,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定准穴位进行艾灸,不仅可以祛除身体湿邪,还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如艾灸气海、曲池和太冲等穴位可助阳气生发,补养肝脏和提升视力健康(肝开窍于目);艾灸足三里可以燥化湿邪、生发胃气;艾灸神阙穴有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等功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3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早春防病养生五大招” 的相关文章

天人合一顺四时 时令养生助长寿

时令养生又称因时养生,是指按照时令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来调节饮食、起居以及情志等各方面,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时令养生又称因时养生,是指按照时令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来调节饮食、起居以及情志等各方面,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时令养生的原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重点...

“三招”防“春困”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春天,人们往往会感到容易困倦,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其实“春困”不是病,而是生物钟的转换。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春天,人们往往会感到容易困倦,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其实“春困”不是病,而是生物钟的转换。那么,怎么预防“春困”?教您三招。 第一招 晚睡早起、...

咋暖还寒 谨防春风伤人

大风带走大量的水蒸气,空气湿度降低,导致口干唇裂、鼻腔黏膜干燥,容易出现微小的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 《黄帝内经》中提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由此可知,对于能使人致病的风邪要能够及时地躲避,这一点在春季尤其重要。因为,春天是风气主令。大风呼啸...

春季调养胃病的方法有哪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锻炼十分必要,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克服“春困”疲劳,减轻与防止胃病发生。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锻炼十分必要,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克服“春困”疲劳,减轻与防止胃病发生。 古人传统的“踏青”就是最科学的活动,可以在山边田野、湖周散步,可以在户外...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被称为“奉生之始”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邪”,唐代王冰解释:“邪乘虚入,谓之虚邪。” 被称为“奉生之始”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邪”,唐代王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