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季为何易得流行性传染病?

生活百科5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76
春季雨水增多,万物萌动,阳生阴长,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动,加上风邪活跃起来,免疫力低的人容易得“温病”。

春季容易发生流行性传染病,比如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非典型肺炎等。这类传染病就是中医学中的“温病”。春季雨水增多,万物萌动,阳生阴长,病原微生物也开始活动,加上风邪活跃起来,免疫力低的人容易得“温病”。

“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冬天没有很好地“藏精”,春天就会得“温病”。这里的“藏精” ,指的是指冬季不要过度消耗肾精,青年人的性生活要适当,不要频繁,中老年人可以根据情况确定,体弱者尽量避免性生活,体力充沛者可以减少l生生活。冬季藏精的同时,要注意养阴,涵养人体的阴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作。同时,饮食上要多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鱼类、鸡蛋、乳制品等,尽量少吃辛热耗阴的食物,比如辣椒、胡椒等。

一般来说,温病初起多属于风热,其代表方剂为桑菊饮、银翘散等,这些方在临床上颇为常用。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中“未病先防”的原则,春季可以通过饮用茶水来进行养生保健。例如,取桑叶3克、菊花3克、芦根10克,沸水浸泡,代茶饮。亦可食用孙思邈《备急干金要方》中的防风粥,即先把粳米淘洗干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熬成稀粥,再加入防风药液,最后放入葱白,文火稍煮后即可食用,亦可放入一些食盐,调制成咸味粥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60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季为何易得流行性传染病?” 的相关文章

早春养生注意啥

早春养生注意啥

中医养生讲究“春季养阳”,以“扶阳固本”。早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是冠心病、关节炎、肾炎等疾病的多发季,建议有慢性病的人群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合理安排查体,有不适及时就医。 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早春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活跃,很容易患上感冒导致旧病复发。专家介绍,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

春光明媚踏青去,注意防虫防过敏

春季过敏性疾病与风邪有很大的关系。风邪侵袭人体,邪气与正气搏击于皮肤表面,可引起风疹、瘾疹,令皮肤瘙痒难耐。过敏体质人士要学会适时避风,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 春季踏青,户外空气中经常弥漫着花粉,过敏原增多,加上潮湿的天气很容易滋生细菌,就导致那些敏感性体质的人群容易过敏,出现打喷嚏、咳嗽、...

过敏原“十面埋伏” 鼻炎患者如何防?

春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不仅有飘飞的花粉、柳絮,还有春雨滋润助长各种微生物、细菌的繁殖,过敏原可谓是“十面埋伏”,很容易引发各种过敏性疾病,尤其是鼻炎患者。 春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不仅有飘飞的花粉、柳絮,还有春雨滋润助长各种微生物、细菌的繁殖,过敏原可谓是“十面埋伏”,很容易引发各种过...

四大人群春天如何防“火”

春天气温逐渐回升,人体往往因“上火”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小儿、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在春天里身体“上火”所表现出的症状不一,要根据“上火”的特点进行分类治疗,易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春天气温逐渐回升,人体往往因“上火”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小儿、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在春天里身体“上火”所表现出的...

“三招”防“春困”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春天,人们往往会感到容易困倦,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其实“春困”不是病,而是生物钟的转换。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春天,人们往往会感到容易困倦,这就是所谓的“春困”。其实“春困”不是病,而是生物钟的转换。那么,怎么预防“春困”?教您三招。 第一招 晚睡早起、...

春季别让情绪脱缰

春风解冻,人的生理活动随春季生物钟发生变化,心理活动亦随之而动。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很多人难以适应,而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人更易出现情绪波动。 春风解冻,人的生理活动随春季生物钟发生变化,心理活动亦随之而动。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很多人难以适应,而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人更易出现情绪波动。 春应于肝,肝主疏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