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秋季怎样养生保健?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9)养生文化49

养生要点有以下几个:

1. 早睡早起

半夜和正午是一天当中的交接之际,如果身体在此时得不到休息,会极易造成气血阴阳失衡。因此,养生就要做到每晚11点前进入梦乡,中午的时候进来保证有20-30分钟的休息时间,即使睡不着,闭眼静养也是可以的。

2. 饮食上注重滋阴润燥

这个时分,天气已经逐渐转向干燥,身体也极易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因此,在饮食上应该避免辛辣食品,多吃一些能够滋阴润燥的食物,常见的又芝麻、蜂蜜、秋梨、枇杷、莲藕等等。

3. 养肺

在这个天气逐渐干燥的环境,肺部也是最为容易受到伤害的,所以护肺真的刻不容缓。而陈群雄主任就推荐了一套养肺之操,即:躺在床上做腹部呼吸,缓慢吸气后再慢慢吐气,如此动作重复30次即可。

另外,在饭后不妨慢走10分钟,然后全身放松,双手掌重叠在肚脐下的3厘米处,重复以上的腹部呼吸法。

4. 多喝水、注意温差

这段时间冷热交替,早晚温差也逐渐变大,肺炎、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除此之外,这个时分也是中风、心梗、脑梗疾病的高发期,因此已经步入老年期的人群,就应逐渐减少开空调、风扇的次数,避免身体着凉引起其余疾病。而此时干燥的气候也会因此大便干结、口干舌燥、起皮等现象,不妨多喝一些水,促进身体循环之余还能预防秋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hjkbj.com/5886.html

标签: 养生保健
分享给朋友:

“秋季怎样养生保健?” 的相关文章

唾液里蕴藏的养生

方法是:闲暇之时,闭目端坐片刻,静心地用舌头绕触口齿,或兼之叩齿,待口内唾液聚满,再鼓漱几遍,后方徐徐咽下,并用意念送达“丹田”(脐下三寸)。 中医认为,口津属“阴津”,“存得一分阴津,则存得一分生命”。古籍《保生要录》载:“常以舌柱口齿,聚清津而咽之,润五脏,悦肌肤,令人长寿不老。”咽津养生术...

自然养生的最高境界——规律生活

养生的最早记载可见于《黄帝内经》,经后人不断实践发挥,才有顺应四时之养生、五脏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动静结合养生等。 养生的最早记载可见于《黄帝内经》,经后人不断实践发挥,才有顺应四时之养生、五脏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动静结合养生等。古书上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恬惔虚无,精神内守,...

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语出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之《少有经》释文:老子告诉我们,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正确的养生方法对人体健康有利,但是在养生的过程中,要先区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对人体健康不利,才能防止错误养生习惯带来影响。很多人在养生的过程中陷入误区,无形中也会偷走健康,久而久之反而达不到维持健康的目的。那么,哪些错误的养生方法不能够尝试呢?    1、每顿饭吃很饱  养生是很多人追求...